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对于李云迪,生存的艺术永无止境
2015-11-04 03:02:00
 

  原标题:对于李云迪,生存的艺术永无止境

  钢琴家李云迪最近碰上点小麻烦,在韩国首尔的一场音乐会中,他间歇性地头脑“空白”导致演奏被迫中断数秒钟。有人将这起事端在社交媒体上公布,国内某微信公众号充当搬运工,以最快速度把这桩“演出事故”播报给广大网民。于是,继2012年前后出现的一系列“错音危机”后,对李云迪演奏水平的指摘再次暗潮涌动。但不同的是钢琴家很快摆平了这场小骚动,他本人在微博上承认失误并作出道歉,印象里这在他职业生涯中似乎还是头一遭。

  对于李云迪的演奏,本人无意再做探讨,只是和那些揶揄他“不专注、不用功”的人士不同,我始终认为职业态度并非李云迪的真正痛点。相反,恰恰是天赋的局限制约了他的钢琴艺术道路。恕我直言,在技巧技能、乐感天赋上,他和郎朗、王羽佳之间的差别昭然若揭,几乎无须赘述。诚然,对于任何荣膺肖邦比赛金奖的钢琴家而言,具备一定天赋是必然,只是这种天赋加上昔日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助其在某次比赛中扬名立万,或者成就小有建树的职业演奏生涯,但远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一位杰出的钢琴艺术家。

  我相信,李云迪本人对此心如明镜:与其在受众狭小、竞争激烈且胜算渺茫的纯古典音乐领域艰难求生,倒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于是他作为古典钢琴家的形象渐行渐远,钢琴艺人、泛娱乐明星的身份则如影随形,其中渗透着精明的功利计算、准确的定位、精良的包装,让他成为极少数能频繁在大众娱乐传媒平台曝光的古典音乐演奏者。这没有问题,还记得《纸牌屋》第一集中,安德伍德是如何在民主党迎新酒会上调侃自己刚当选为总统的Boss吗?“我喜欢他吗?不。我信任他吗?这不重要。但任何一个能获得七千万选票的政客,其所象征的意义早已超过他自身。”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套用在我对李云迪上——我喜欢他吗?不。他弹得好吗?这不重要。任何一个能够在社交媒体上拥有1800万粉丝的艺人,其意义早已超过古典音乐演奏家的概念。

  要知道,不是所有钢琴家都能在AH的世纪婚礼中享受娱乐界的高光时刻,或在乐视的新品发布会上和产业巨子谈笑风生。何况在娱乐界打拼的同时,古典音乐版图也没有亏欠李云迪太多。除了一流乐团照旧不对其发出演出邀约,以及评论界、古典乐迷不断扩张的心理阴影面积外,欧洲老牌经纪、唱片公司依然有他的专属合约,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北京国际音乐节两个国内最重要的古典舞台上仍然能听到他的演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就算李云迪弹不出肖邦的忧伤,也完全有资格弹一首名叫《人生赢家》的钢琴曲。

  不过,娱乐圈真的是他最佳的终极归宿吗?未必。李云迪在影视表演和演唱领域的水平还是个谜,但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难称伶俐的口齿以及多少有些僵硬的表情肌肉,这些天赋性因素着实制约着他在娱乐王国开疆拓土,大展拳脚,和他在古典钢琴领域的遭遇如出一辙。

  总之,在我们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若不再以“钢琴艺术家”的身份界定李云迪,他的身上其实也有值得学习的方面:务实有效、灵活应变、华美转身……在电影《美国骗局》的结尾,克里斯蒂安·贝尔意味深长地说过:“生存的艺术永无止境。”李云迪或许就此与钢琴艺术圣殿别过,但作为生存的艺术家,这里应当有他的一席之地。

  (许渌洋)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京华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