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千针万线寄乡愁
2015-11-03 05:13:37
 

  通讯员 王艺潼

  当一束束阳光照进宽敞明亮的院子时,吴兴埭溪镇红旗村的八旬老人沈影儿,又如往常一样拿出装满针线布料的竹篮子,开始了一天的忙活。只见她手拿一个被白布包裹着的短靴样式的模子,一面比划,一面仔细缝制,一双形状相似的布鞋很快就成形。

  说起自己手中的作品,老人难掩脸上的自豪:“这个可不是普通的鞋,而是在我们埭溪镇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山袜,在过去它的使用价值不亚于今天的锅碗瓢盆呢。”

  山袜,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相当陌生,但在过去,对于靠上山劳作为生的埭溪村民们,这个高度与膝持平、形似靴子的工具,却是家家户户不能缺少的宝贝,具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前不久,它还被评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沈影儿从6岁起就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起了缝制。如今,已81岁高龄的她还在坚持着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

  据老人介绍,埭溪是千年的山货市场古镇,盛产以毛竹为主的山货。过去,山民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山上劳作。这里山势陡峭,山上蛇虫较多,树桩等尖锐物遍地都是,这时候山袜就派上了用场,每家妇女都会为家中的男子制作一双,其手艺水平的高低还是衡量其贤淑程度的重要标准。

  “穿这样的山袜,可以保护脚不被戳破,蛇啊虫啊都咬不进了,好处很多的。同时,还要打双稻草做出来的草鞋,穿在底部,这样下山跑起来时不打滑。”村民陈财仁说道。

  一双重达两三公斤的山袜,需要经历繁复的制作过程。针、麻线、白棉布、底夹、顶针箍、朱钻、楦头、浆糊、黄蜡、鞋样、剪刀、针线篮等等,这些准备工具一个也不能少。光缝制环节中最基本的麻线,都先需要将种植的柠麻去皮搓成细线,而后再经过烧、浸、烤、晒4道工序才能使用。随后,制作者使用上好的白棉布裁剪,完成鞋帮与鞋底的制作,再用针与楦头加固,一双山袜方才制作完成。

  虽然制作的过程甚至为艰辛,但犹如古人“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心境一样,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沈影儿对家人的深深牵挂之情。“过去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回来我妈妈还要点上一盏洋油灯做山袜。那个麻线也很硬的,时间久了手指被割破的血都会渗在麻线上。”老人的儿子钟渊梁回忆道。

  为了将这项手艺传承下去,钟渊梁还迸出了一个灵感:“山袜非常独特,但这种工艺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并无太大用途。我想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防水,透气,除臭的布鞋,把山袜的制作工艺和现代高科技结合在一起,让这个手艺永远地传承下去。”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浙江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