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搭建公益平台 助力学前教育
十万大山,千户苗寨。10月26日至30日,记者随澳门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学前教育公益项目”贵州交流访问团走进青山绿水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参访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机构。
凯里市第三幼儿园是此行的第一站。访问团一行从贵阳市出发,到达目的地时已近中午。看到身着苗族盛装的老师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由心底涌起的愉悦瞬间取代了舟车劳顿的疲惫。
“咚咚咚……”活动场上,大班的孩子们热情地敲起苗族传统乐器木鼓,并随着节奏跳起欢快的舞蹈。听园长韦亚琳说,园内92%的孩子是苗族和侗族儿童,“民族文化”是他们的一项特色课程,把织布技艺、民族服饰等元素融入日常游戏和活动中,希望让孩子们从小传承苗侗文化。
用石磨磨豆浆、在涂鸦墙上作画、水车灌溉、泥土建房、锯断树枝……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自选活动,让参访团成员纷纷参与其中,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3年前,孩子们可没有这么多乐趣。那时我们的教学模式比较老化,课程设置包括桌椅摆放都模仿小学,活动更是单一。”韦亚琳说,“学前教育公益项目”2013年落地贵州,她作为其中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可谓受益匪浅,去年到澳门参访更是收获颇丰。“让我下定决心改变我们的幼儿园。首先是更新课程与管理方案,搭建利于儿童成长的物质和精神平台,确立了‘以游戏为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观念。”
在黔东南州镇远县机关幼儿园,记者看到“老字号小吃城”、“糖果制作厂”、“银饰加工坊”等主题活动区内,孩子们或头戴厨师帽、或系上小围裙,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用铲子翻炒着用纸裁成的“米粉”,夹起黏土制作的“油炸粑”,用彩纸包裹方糖形状的海绵。遇到参访团的老师上前问询,小家伙儿们会声音清脆地介绍起家乡的美食和各种特产,还会告诉你旁边那个纸做的小箱子就可以取钱。
“在戏院活动区,我们走进去又被请了出来,孩子们说需要买票才能进。从门口拿上票心想这样可以了,可刚刚坐下又被赶了起来,要求对号入座。坐好后准备看节目啦,孩子们又说,想看表演要先告诉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寓教于乐的幼儿教学游乐设施以及孩子们表现出的机智,让参访团团长、澳门大学助理教授刘乃华感触颇深。虽然只是和孩子们简单的对话,可那些与现实生活毫无二致的情景体验,将游戏中传递出的知识和快乐表露无遗。不同的文化可以激荡出不同的教育特色,“学前教育公益项目”交流参访开展至今,她看到了多家幼儿园的成长与蜕变。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韦亚琳的母校,也是“学前教育公益项目”的具体执行方。该校教导主任张剑辉表示,2013年,贵州省不少园长和老师都是撤点并校后转岗到幼儿园的,开展工作时往往无从下手,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也是心存疑虑。这一情况,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学前教育公益项目”的开展,可以说是因缘际会,因时因势而为。2012年8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澳门基金会签署了《关于支持中国教育及卫生事业公益项目的合作协议》。其中,澳门基金会捐赠600万元人民币设立“学前教育公益项目”,连续5年用于支持我国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培训活动,并开展澳门与内地间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互访活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喜明介绍说,“学前教育公益项目”的实施周期为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贵州、宁夏、内蒙古、广西及陕西五省区开展。项目聘请国内一流的专家、教授及当地优秀教师,指导学员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班每年在一个省举办两期,每期培训学员200人,全年共培训400人,5年将培训2000余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
“‘学前教育公益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参训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学员们的专业素质,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能力和工作能力,增强了科学施教的意识,拓展了培养孩子的思路和办学理念。”赵喜明表示,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交流互访活动,让两地学前教育工作者得以更好地了解相互之间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样的互访交流活动,使两地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了解,将澳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内地,也把内地的一些特色教育方式介绍给澳门。”赵喜明坦言,“学前教育公益项目”仍将继续,交流互访活动不会停止,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将极大推动两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