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2日电(记者曹阳)126分钟,跨越近三十年岁月,电影《山河故人》的导演贾樟柯像久别重逢的老友,用时间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娓娓道来。“做作”“生硬”“一味迎合”“贩卖中国元素”观众一些极端化倾向的评价波涛汹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现在很多人都急于在观影后第一时间做出表态。记得歌手朴树曾经在微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山西方言、故乡汾阳,就像演员赵涛一样,在影片的开头如约而至,将观众带回到1999年故事的起点,时代的变革和人生的喜怒哀乐犹如海上的波涛,不断地拍打着小县城里的三个好友,让他们分分合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继而影响到后代的生活。故事简单得像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影片中充斥着“别离”这个话题,但是生活却一直在继续,犹如清脆的钟磬之声,敲击在内心深处,让人欷歔不已。贾樟柯善于用朴实无华的场景和故事来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百态,用极富带入感的镜头去呈现他所熟悉的社会,《山河故人》是他用时间沉淀出的一个讲给故人的故事。
“感受影片中时间的流逝会让人沉思。”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电影系蒂姆·伯格菲尔德教授表示,电影真正的魅力在于故事细节处带给观众的思考。影片《山河故人》中矗立不变的文峰塔、湍流不止的河流、缓慢行驶的列车,叶倩文的一曲《珍重》都结晶出了只有时间能够讲述的故事,不变的是山河,变的是人。过去拍出《站台》《小武》的贾樟柯也在变,观众又岂能仅以观景的心态去看人。
电影刚刚上映,“结构主义”“新现实主义”“社会符号学作品”等各种主义、流派、拍摄手法的专业名词就开始出现在影评之中,寻套路、找瑕疵就像是朋友圈点赞、饭前拍照般成了证明存在感的手段。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教授王金贵认为,目前“浮躁”是观影的共性问题之一,视听盛宴品尝得越多,人们越来越难以沉下心来欣赏一部作品。
歌手朴树用十二年的时间创作了一张专辑,这对于娱乐界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岁月流逝的痕迹曾经让他充满疑惑和恐惧,可是最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对待时间的态度。如果我们可以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暂且忘掉生活的困境和压力,关闭时刻摆弄不停的手机,随着《山河故人》真实得有些残酷的镜头去感受时间在小城和小人物身上流过的细腻感,说不定会有更具价值的收获。
记得第一次看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的经典之作《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时,曾经因为影片缓慢到几近定格的节奏而抓狂不已,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突然有所感悟,就像好莱坞影片的节奏虽然快得让人大呼过瘾,但如果我们连续观看会觉得疲惫不堪一样,那种的慢节奏镜头对于伊朗观众来说也许最为舒适。现在电影内外的我们都太快了,不知道还肯不肯花时间听听故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