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中部大省河南站到了新的历史关口,面对全国有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在没有航空运输和航空制造等产业支撑的“软肋”下,河南省成功引入并借力富士康项目发展航空物流业,使得郑州机场2011年和2012年的航空货运量增长率连续位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让全国看到了郑州临空经济的潜力,也使得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花落河南郑州。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在《航空大都市》中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塑造城市画卷,航空大都市包含巨型机场、有规划的城市、运输设施和商业枢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从建立之初,就聘请约翰·卡萨达为首席顾问,以国际化视野、胸怀百年的气魄,高标准制定“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主线。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申建的历史机遇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又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四项制度创新”,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四个便利化”,加快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机制,为河南申建自贸区“加分”。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敏锐地抓住了发展机遇,这一系列历史机遇的牢牢把握,得益于河南领导层的高瞻远瞩,以及背后做出的诸多努力。
未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确定的内陆开放高地,凭借郑州机场、国际陆港、高铁南站、跨境电子商务等全方位开放平台优势,向东深度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紧密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说是河南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的最大优势和王牌,也是河南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