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向好 有能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2015-10-23 09:39:01
 

  原标题: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向好 有能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四大因素筑牢北京发展信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1季度-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从同比数据看,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0.3个百分点。对此,北京市统计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全市经济仍将延续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及“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信心因素一:

  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判断

  经济增长放缓没有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影响到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的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这一增速是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调结构、转方式、疏功能、控人口的背景下实现的,相对其他地区和其他时期来说,取得6.7%的增速实属不易。而且,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目前北京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总量就增加210亿元,相当于1984年北京全年的GDP总量。

  其次,判断经济增长不能单一除了看GDP增速,还要看就业、CPI指标情况。1季度-3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1.5%以内的较低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涨幅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综合这三个指标看,全市经济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

  再次,从收入、住房、公共服务支出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看,经济增长放慢并未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而是有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从居民收入看,1季度-3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居民住房看,全市保障房和自住房不管是完成投资额,还是新开工面积,均占到全市新建商品房的3成,保障性住房供应稳定;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看,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7.9%,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政府拿出更多的财政收入来为老百姓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得到较快发展,前3季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47.8亿元,增长4%,比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新机场、轨道交通、平原造林、公园和景观工程建造、南水北调干渠工程、再生水厂项目进展加快,拉动基础设施投资作用明显。

  信心因素二:

  当前经济发展有了新亮点

  评价经济运行的好坏,不能只看速度,更要关注结构。在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北京市委市政府顶住压力,一手抓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一手抓结构调整不放松,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新亮点和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高精尖”经济结构开始显现,产业高端化、要素集约化、创新主导化趋势特点明显。

  在产业高端化方面,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100%;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符合首都经济发展趋势,而且以资金密集、资本密集为特点的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增长较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5%。

  在要素集约化方面,经济发展所需各类要素的使用和配置从粗放向集约发展。1季度-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1%。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45.9%。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1月-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1.4万元/人,同比提高0.8%。

  在创新主导化方面,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一方面,研发投入不断提高。1月-8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R&D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3.4%。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6%,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月-8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专利申请增长17.5%,其中发明专利增长21.8%。

  信心因素三:

  两大支撑+三大动力

  消费发挥了重要的稳增长作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支撑。本市目前正处于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过渡重要阶段,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已经达到44.7%,而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1季度-3季度,服务性消费增长10.8%,快于商品性消费4.3个百分点,对总消费的贡献达到6成以上。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移动互联带来消费模式的新变化,服务性消费的增长潜力巨大。

  高端服务业则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支撑力量。纽约、东京、巴黎等城市的服务业比重都在85%以上,与之相比北京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目前,金融业已取代批发零售业成为服务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北京在资本、知识方面的优势对于发展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改革政策不断释放红利、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服务业开放试点这三大发展动力,将进一步推动北京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转型。

  政府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释放了微观主体活力。1季-3季度,全市新设企业15.4万家,其中近三成的企业都是科技服务业企业。说明改革措施切实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创业者认同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定位。

  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落实为首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机遇。

  最后,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这是北京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机遇。“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成以上集中在服务业。2015年1月-8月服务业外商投资同比增长91.2%,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超过95%。

  信心因素四:

  消费者和企业家信心满满

  根据统计,2015年3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束了此前连续2个季度各降0.1点后,企稳于108.1,高于上年同季3.1点。而与之不谋而合的是,2015年9月份,在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负责人的最新调查中,有超过8成的企业对未来的企业经营情况看好,分别有86.7%服务业企业和85.2%制造业企业对本企业未来3个月内业务活动整体水平预计为“上升”和“变化不大”。

  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前3季度,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完成民间投资2342.4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上半年6.7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看来,下一阶段全市经济仍将延续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陈雪柠)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