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屠教授获奖,蒿农信心更足”
2015-10-16 07:02:23
 

  10月15日,泸溪县八什坪乡杜家寨村,这里青山叠翠,小溪环绕,吊脚楼依山而建靠水而立,一派田园好风光。村民屋前屋后码放整整齐齐的青蒿杆,清香四溢。

  村民杜方升说:“这次,屠教授获奖,我们蒿农信心更足了。”现年51岁的杜方升,1998年以来,因地制宜,种植青蒿,他牵头成立了青蒿种植协会与合作社,担当负责人,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保护价,与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在农户与企业间搭起了青蒿产销一条龙的桥梁。今年,他的合作社青蒿产量16.5万多公斤。

  “现在,年轻人在外打工的多,种青蒿,年前播种,来年谷雨,打下除草剂,移栽到地里,不用耕地,不怕干旱,不用看管。8月收割,合作社包收,是典型的‘短、平、快’产业。很适合我们这些‘三八六零部队’种植。”说到种植青蒿的好处,八什坪乡欧溪村村民杨必先来了劲。

  在泸溪县武溪镇,有一家武陵阳光公司,专门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及销售,青蒿素年生产能力15吨。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的“青蒿素多倍体诱导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今年1到7月,公司销售收入2092万元,实现利税400余万元。武陵阳光公司总经理杨永说,这次屠教授获奖,他们充满了信心,将来,要科学地扩大现有产能规模,根据产能确定种植基地,研发青蒿素下游产品。

  现年53岁的泸溪县浦市镇村民李长喜,1997年开始,聘请技术人员,租赁土地,种植青蒿。2004年,他培育的优良青蒿种子——武丰3号至9号获得成功,被同行誉为“湘西青蒿王”。2006年11月26日,他到北京拜访过屠呦呦教授,得到过屠教授的指点与鼓励。

  “这次屠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打心底里为她高兴,同时对做好中药材特别是青蒿的种植、加工、销售更加充满了信心!”李长喜如是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