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河北燕郊还是个不起眼儿的小镇。当时,镇上姑娘郭晓梅应聘到北京公交集团八方达客运公司,在818路公交车上当售票员,成了镇上为数不多的“北漂”。
那时候,燕郊场站周边都是棒子地,一到晚上,除了车灯就是月光。虽然每天往返北京和燕郊,瘦小的郭晓梅还会在家门口迷路。
“十多年了,一切都变了。”郭晓梅抿嘴一乐,“别看我不记路,但现在再也不会迷路了。”
昨天,郭晓梅和司机许印涛邀请记者坐上了这趟往返京冀的公交车。
14时20分,017575号车停靠在818路郎家园站。虽是假日,依然有十来位乘客候车。郭晓梅下了车,引导大家上车。“按规矩是前门上车,但拿行李多的乘客也可以从后门上,更方便。”
十多年前,乘客可没这么多。“那时候就发愁没乘客。”郭晓梅说,当时,818路二三十分钟才发一趟车。现在乘客多了,工作日早晚高峰,5分钟发一趟车,“首站有时候就没座儿了,连售票员专席都得让出来给乘客。”数据显示,现在,818路每天要接送上万乘客往返北京和燕郊。
许印涛手握方向盘,直视前方,驾驶着绿白相间的公交车,稳稳地行驶在京通快速路上。乘客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小声聊天,还有的翻看着手机……
郭晓梅指着公交车道说:“自从有了这公交专用道,早晚高峰遭遇堵车的时间缩短不少。旁边小汽车堵成长龙,我们的公交车嗖嗖跑,大家当然愿意坐公交了。”
“在北京境内堵车时间短了,现在燕郊反而常遇见堵车了。”坐在一旁的肖女士插话道,她家住燕郊,是818路的忠实乘客,几乎每周都要坐这趟车。(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您说得没错,十多年前,燕郊有些地方就是土路,开过去一阵烟儿,不过几乎不堵车。”郭晓梅笑着说,那时候,如果赶上晚班,开到通州,天就黑了。燕郊的工地一个挨着一个,一晚上都见不到一辆私家车,拉渣土的大车倒是满处跑。“后来,燕郊的小区陆续入住,家家户户的窗户都亮了,路况也好了,车也多了,堵车也就开始了。不过,这也说明城市发展了!”
进入燕郊界内,郭晓梅赶紧拿起水杯猛灌几口水,这是她一路上第一次喝水。原来这趟车是圈点站,起点没场站,路边也不能随便停车,为了少上厕所,司售人员就忍着不喝水,等进了燕郊再喝。“请您刷卡上车,下车不要忘了刷卡。”一路上,这句话郭晓梅重复了上百遍,还得帮助老人、带小孩儿的乘客找座儿,嗓子早就冒烟儿了。
郭晓梅倒不觉得苦,她说:“干公交,逢年过节最忙。人家有的乘客也有私家车,可人家不开,坐我们这趟车就是信任我们,理解我们,我们当然得更热心地服务。”
行驶了80多分钟,这趟车顺利抵达燕郊总站。肖女士边下车边说:“要是平时上下班也跟现在似的,人人有座就更好了。车不难等,就是有时候挤不上去。”
许印涛忙说:“您放心,估计年底前车队还要加15辆新车,到时候乘车肯定更松快。最近这两年,我们车队的车已经翻倍了。”
十多年间的变化,远远不止这些。据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818路车上现在已经安装GPS系统,还有车载摄像头。调度员足不出户,就能全程了解车辆行驶情况,以及路上堵不堵车,等车乘客多不多,根据这些信息,随时调整发车间隔,方便更多人出行。
未来,往来京津冀将更便捷。目前,北京已规划了约1000公里市郊铁路,用轨道串起京津冀;京秦高速、京台高速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北京大外环)等3条国家高速2017年有望打通“断头路”;2019年新机场投入使用;市民还可以用ETC一卡通走高速、乘公交……
郭晓梅说:“未来,咱这车的乘客会越来越多。同路人多了,我挺骄傲的。”
许印涛点点头,指指车前的路:“这路,肯定也越来越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