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0月1日电(记者赵洪南)“康熙年间绘有西厢记图的大盘、乾隆时期描绘西洋人物的茶壶……”近百件清代外销欧美的瓷器珍品于国庆期间亮相沈阳故宫博物院,将18世纪、19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掀起的那场席卷整个社会的“中国风”向观众娓娓道来。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广州博物馆藏83件外销瓷,通过“走向世界”“中国情调”和“西风东渐”三个部分,向观众展示清代外销瓷上的东西方图像艺术、文化的交融。
16世纪东方航线开辟后,“中国贸易”兴起,中国瓷器、丝绸、家具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白文煜说,“中国风”设计以中国人或中国事物为题材,在人物、风俗、动植物、风景、器物等装饰纹样的选择与表现形式上很有针对性,同时在色彩搭配、构图形式上部分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特色,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外销瓷即是“中国风”的产物。
白文煜说,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外销青花瓷中出现了许多反映中国人生活场景的绘画,比如婴戏图、仕女图、狩猎图等。到了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外销欧美的广彩瓷也出现了许多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清装人物纹饰,西方人习惯称之为“满大人”。
展览中有一件展品是清乾隆时期的广彩合家欢人物图盘。图中的主角是一位斜坐在云石之上的官员,气定神闲地抽着旱烟,嘴角含笑地看着身侧的儿童,两位女子在照顾着孩子。远处是树木、绿地环绕的湖水,景致迷人,一个中国官宦之家家居生活的瞬间跃然于瓷器之上。
“从这些图像当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工匠的绘画技艺,也可以看到其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白文煜说。
明末清初,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几大古典名著均在这一时期诞生,并随着戏曲、小说的流行广泛传播。白文煜说,这些题材也大量运用在外销瓷器装饰上,特别以清初康雍乾三代为多。其中《西厢记》最受欢迎。这或许是中国古典小说首次呈现在西方人面前,比文本的传播要早。
展览中的康熙西厢记图大盘,描绘的就是“月下听琴”的一幕。这种世俗爱情故事因为受到中国大众的广泛喜爱,被当作具有浓郁中国世俗情调的媒介大量远舶西方。
白文煜说:“我们引进这个展览,是为观众讲述中西方社会对异域文化和艺术的传入、接受和理解过程,从外销瓷贸易的角度呈现18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