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9月30日电(记者吴光于、周相吉)实施了17年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长江上游基本建起了生态屏障。在这一过程中,四川省近10万名森工职工从伐木人变为了种树人、护林人。
由于森林过度砍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水土流失面积达到近20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9亿吨,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输出地。1998年发生洪灾再一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1998年9月1日,中央在四川6个市、州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停止天然林商品性砍伐,要求森工企业转向造林管护。当年10月1日,四川全省实行“禁伐”,全面推开“天保”工程。
据了解,“天保”工程实施前,四川共有近10万名森工职工。他们长期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中从事伐木、运木、修筑林区公路等工作。在1981年至1994年间,川南林业局的伐木能手郑皆斌一人就砍掉了乐山市峨边县1500亩的森林。
“禁伐令”的颁布让森工职工倍感迷惘。“砍了几十年的树,现在哪有不砍的说法?”川南林业局50岁的老工人张丙文抱着油锯流泪。
最终,大多数人选择了拿起锄头,上山植树。10万名曾被称为“森老虎”的砍树人一举变成种树人,完成第一次转变。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林业局上千职工每人每天要种下500株冷杉。3年后,该企业负责管护的867万亩林区已没有地方可以种树。
四川省林业厅资料显示,10万森工职工用10余年时间完成了8000多万亩公益林建设。
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结束后,森林管护成为森工职工的主业。
在攀枝花市米易县的普威林业局茨达管护点,刚刚巡山归来的护林员孙明亮告诉记者,他一个月要连续巡山22天,每天走20公里左右,一年要穿烂4双胶鞋。“必须两三个人结伴走。木棍是不离手的,打蛇赶野猪防摔跤多种用途。”孙明亮说,中午吃干粮,喝泉水,有时候能在彝族老乡家的火盆里烤几个土豆。
没有施业林区的6个森工企业的管护区域远离驻地,护林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更为艰苦。
5年前,四川林业第五筑路工程处的工人李章锋和妻子李琳鸿被安排到凉山州木里县卡拉乡护林点工作。从西昌到管护点最快也要坐3天汽车,而他们最长的巡山线路骑马要走七八天。“巡山遇到危险是难免的。”李章锋说,有一次在陡峭的山路上碰到泥石流,无处可躲,只有双手抱头紧贴崖壁,听石头呼呼作响从头顶飞下山。
李琳鸿还负责给大家做饭,每年大雪封山的日子特别发愁。她内心最煎熬的是见不到孩子。她说,从来不敢奢望回家跟亲人一起过个年,只盼望单位领导春节到卡拉来慰问的时候,能够把她的孩子带来见一面。
天保工程实施17年来,四川的森林面积已超过2.6亿亩。至今仍有3万多名国有林业职工,分散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默默守护着长江上游的1.8亿多亩国有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