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东单菜市场建成,当时名为东菜市。
▲上世纪20年代,钟楼广场上开辟了“民众商场”,与当时的天桥齐名。
▲1916年,北洋政府内务部长朱启钤在东单菜市场建格言碑,底座四面分别写着礼义廉耻四个字,上面是古人格言。
▲北京还没有菜市场的时候,北京人都在街头小贩那儿买菜。图为上世纪初,一位老太太在街头买白菜。
▲前门外猪市口原来是北京的生猪交易市场,今天已经改名为珠市口。
▲1953年2月,北京市民坐在东单菜市场旁的早点摊吃早点。张祖道摄
上世纪50年代的西单菜市场大门,工人们正在拆除电车铁轨,如今已完全看不到西单菜市场的痕迹,原址修建了西单大悦城。
9月26日,曾经与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并称为北京“四大菜市场”的东单菜市场重张开业了。不过,重新开张的东单菜市场并不在原先的东单二条,而是搬到了和平里西街69号。虽然挪了地儿,但是怀念老菜市场的北京市民,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开业当天,不少老主顾,都大老远地赶来了。
东单菜市场始建于1902年,是北京城资格最老的菜市场。不夸张地说,菜市场的出现是北京人消费模式的一次革命。早年间,北京并没有专门卖菜的场所。每天,胡同里都会有菜贩子挑着扁担、推着小车来叫卖。虽然不出胡同就能买到菜,但是菜贩子卖的菜来来回回总是那么几样,而且由于进货渠道不同,价格也相差不少。
为了满足市民需求,上世纪初菜市场应运而生。当时,东单菜市场可是京城少有的“高档购物中心”。东单菜市场最初名为“东菜市”,主要消费群体是住在周围的王公贵族、官僚政客和外国使馆人员。1917年,法国商人看到临近“使馆区”的东菜市有利可图,便插手了这里的集市管理,并设英文名称“East Market”(东市场)。
那时候的东菜市是一个个小布棚子,小贩们经营的商品,大部分是京郊自产的鸡鸭鱼肉、干鲜果品、蔬菜水果和土特产品。他们没有字号,本小利薄,主要靠代销。最初东菜市只是上午营业,后来发展为全天营业。当时商贩们露天摆摊,晴天成市,雨天收摊,人称“雨来散”。后来经过官方治理,菜市场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摊位、柜台的布置更为灵活,也有了更好的采光和购物环境。东单菜市场以其大开间、高立柱的空间布局,被人们称为最像火车站的菜市场。
随着南北交通的发达,北京菜市场上卖的蔬菜副食也日益丰富。北京本地蔬菜品种有白菜、韭菜、油菜、菠菜、萝卜、苋菜、香菜、芥菜、芹菜、黄瓜、茄子、山药、冬瓜、毛豆、扁豆、茴香、倭瓜及辣椒、葱、蒜等。冬天还有暖棚火炕产的黄瓜、茄子、扁豆、韭菜等。此外南方的竹笋、海参、鱿鱼,关外的口蘑、木耳、鲟鳇鱼,渤海的黄花鱼、海鲫等海鲜,以及各地的山珍在北京市场上都能买到。由于西式饮食的影响,马铃薯、洋葱、甘蓝、菜花等在清末京郊附近就开始有所种植,供应外国人或西餐厅使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这些蔬菜也开始渐为普通市民所接受,并大量在北京菜市场中进行销售。
除了常见的蔬菜食品外,菜市场里还会间或出现一些特殊的商品,据一些老北京回忆,抗战胜利后,在东单菜市场中还出现过贩卖军用物资换零花钱的美国兵,他们卖的军用大衣、军用饭盒、炼乳罐头、三花牌牛奶等稀罕货也成为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丝调剂,增添了菜市场的活力和色彩。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大型超市、商场陆续出现,许多老北京的菜市场也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念旧的北京人总忘不了菜市场的热闹、熟络。对于许多人来说,老菜市场不只是买菜的地方,它更像是个老朋友,记录着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象征着属于老北京的市井文化。随着东单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等老菜市场的重张开业,人们熟悉的老北京生活似乎又悄悄回来了。
靳晓萌/文
本版图片由徐家宁、爱历史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