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有了警务室,找警察办事就方便了。”在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大科派出所辖区,只要提起警务室,群众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自从辖区建起了警务室,不仅案件少了,遇到纠纷、难事也有人过问了,办事方便很多了。
针对近年来辖区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大科派出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加强警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社区警务工作摆在派出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民警将身子扑到警务室,精力放在警务室,工作干在警务室,群众每天能见到警察,有事能想起警察,有警能就近解决,警务工作更接地气,民警更贴近群众,管理手段更符合实际,建立了一种警民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
科学布局 编织辖区“警务网”
为给群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大科派出所在对辖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治安复杂程度和道路等自然状况,以方便、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尽可能选择治安复杂区域或者作用突出显眼的位置,科学安排警务室的地址,将防范与打击触角延伸至最前沿,先后投入30余万元资金建成6个警务室。在城区,与社区规划相配套,社区警务实行一区一室;在农村,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实行多村一室;在市委、市政府特殊区域,实行特色警务室建设……这样,辖区既有大科、小科、罗家这样的中心警务室,还有南垅、黄泥这样的农村警务室,又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这样的特色警务室,它们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构筑起覆盖大科的“平安网”。
从警务室建设之初,大科派出所就依照娄星分局对农村及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统一要求,统一建设标准,着力提高警务室规范化水平。警务室全部建在一楼,硬件建设严格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办公设施、统一制度上墙、统一工作台账。并配有民警休息室、纠纷调解室、警务公示宣传栏、警民联系箱、办公电脑、必要的办公和接待群众用品、工作台账,警务室整体环境和运行质态明显提升,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社区民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安形象。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软件”方面的运行,采取一系列科学手段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符合人民需要的考核制度、工作制度,规范警务室标准化运作。结合警务室实际工作情况,打破统一上下班的传统模式,积极推行民警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预约工作制,把派出所行政管理中的治安、消防、户籍管理等适宜于在警务室办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部前移下沿到社区警务室,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到事,享受到公安机关快捷、高效的服务和管理,同时实行灵活的巡逻、巡查、巡防等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压缩犯罪空间和时间,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精确打击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保障和服务。
警民互动 筑牢治安“防护墙”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科派出所十分重视向民力要警力,在充分发挥民警自身整治社会治安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始终坚持眼睛向外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通过社区民警的引导组织和协调,引入公众安全理念和治安商业合作机制,依靠社区居委会干部、治安志愿者、专职保安等社区群防力量开展楼院看护、治安巡逻、邻里守望活动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治安资源,营造社会治安社会化的格局,打造全民参与、相互补充的社会化防控体系。今年6月10日,罗家社区民警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保卫人员在巡逻中当场抓获一名盗窃学生宿舍财物的嫌疑人王某,并由此破获一系列盗窃案件,确保了数千名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群众力量参与巡逻防控,社会力量参与矛盾调解,发挥警务效能最大化,使绝大多数社会治安隐患和矛盾得以早发现、早控制、早消除。目前,建有警务室的社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8.5%和6.2%,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5件,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有效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