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讲述“寻根”故事 中山两学生获全国一等奖
2015-09-23 07:36:12
 

  “伴随着大年三十祝福鞭炮的隆隆巨响,‘恩公张良清老大人’的灵位又一次被供上詹家大堂的神龛,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再次被翻开尘封的一页……”在一篇以“寻根”为主题的文章中,中山市三鑫双鱼学校初三学生詹旦如此开篇,并讲述了自己家族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报恩”故事。该文章获评全国历史记录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全国获此荣誉的仅12人,其中另一名选手李佳滢来自中山三角中学。

  中学生比赛讲述“课本之外的历史”

  全国历史记录大赛从201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每届参赛学生均超过万人,参赛学校超过500所。该大赛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关注并追寻自我生命源头,在历史研究及写作实践中逐步掌握历史研究和记录方法,培养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

  该比赛2014—2015年度主题为“寻根”,要求通过实际采访和资料研究了解亲人的经历、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严谨、有趣地讲述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并准确表达故事涉及的重大历史背景。

  三鑫双语学校初三年级詹旦,就以自己家族“救赎与报恩”为主题,讲述了1932年被家族救起的张姓逃难人报恩的故事。

  1932年,逃难到安徽太湖一代的张姓男子躺在地里奄奄一息,被詹家人发现后救起带回家。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张姓男子开始在张家做长工,直到解放后死在了终日劳作的田头。这期间,原本富裕的詹家人经历了多次兵灾,家境落败。但就算如此,张姓男子仍然不离不弃回报恩人。

  回忆当时的选题设置,詹旦坦言:“当时写这个是因为一次回老家祭祖的偶然机会下,突然发现一个张姓的灵牌,觉得很不解。问了父母以及爷爷,在了解了背后的故事以后,我觉得那个时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纯粹感情很真挚,值得分享。”

  写故事前曾经过多方考证

  对于张姓老人,詹旦是怀着敬意的,“一个普通农民,为战乱所迫,来到一千多里外的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家打工度日,他对我曾爷爷家是没有任何义务的。可就为了一碗救命热粥,为了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二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劳动,赤胆忠心,历尽艰辛,最后鞠躬尽瘁。这是一种品格、一种道义,更是一种精神。”

  趁着参加比赛的契机,詹旦从爷爷的口述中尝试还原这段历史。与此同时,他还对张姓逃难人的来历进行了考证。

  “在爷爷的回忆里,张良清老人应该是1936年以前到我们家的。于是我按照老人仅有的遗言‘双城(音)人’进行考证,大致推算出了老人的籍贯和逃难原因。”詹旦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得出结论:“张师傅是河南商城人,随25军辗转到金寨、英山、湖北蕲春张塝,由于当时部队和群众遭到重大损失,张师傅逃到了与张塝毗邻的我老家——安徽太湖,最终在我曾爷爷家度过余生。”

  虽然已经获得一等奖,但詹旦的实践还没有结束。他表示,计划明年暑假重走一次老人逃难路,到沿途查阅史料,更深入地考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鄂豫皖边区的那段风起云涌、星火燎原的土地革命史。

  高薇 王青草 刘慧妍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