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9月22日电(记者刘美子)魁梧的身材,方正的国字脸,浓密的美髯,细长的眼睛透着淡淡的笑意,刚刚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丁寺钟坐在地方不大但极具徽文化特色的工作室里,向记者讲述他与水彩画之间的不解情缘……
1963年1月,丁寺钟出生在皖北平原,距离安徽宿州城区45公里的一个小镇。尽管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但历史悠久,民风淳厚。
“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感悟深植于我的内心,现有的创作冲动和灵感都来自于此,这将伴随我终生。”丁寺钟说,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农村,物质生活尽管不是十分丰富,但人的精神情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少年时代的他在广袤的皖北大地上,尽情地感知着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
蓝天、白云、春阳下暄热的泥土,河滩上吃草的老牛,都能引发少年丁寺钟的遐想;每天放学割草、放牛,在原野上奔跑、嬉闹,让丁寺钟痴迷沉醉。“你所经历的一切告诉你什么是美好。劳动是美好的,土地是美好的,这片土地所给予你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忘记。”
多年后,对童年生活的难舍情愫和家乡风土人情的美好回忆成就了丁寺钟的著名画作——《老家系列》。电灌站、茅草屋、河堤、护林人都成了他笔下的风景,孤独、恬静、又不失北方硬朗的气息。
尽管年少时历经贫穷和苦难,但丁寺钟从未停滞过对艺术的追求。“成就一个艺术家的,不仅仅是天分和激情,更是对技巧的刻苦磨炼。”丁寺钟10来岁就迷恋上涂涂画画,连环画、年画、甚至伟人头像都成了他临摹的素材。高中时,初显绘画才能,被当地文化馆馆长发现,从此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
1986年,还是安徽省艺校在校生的丁寺钟第一次到皖南写生。当第一次踏进皖南地界,诗画中的粉墙黛瓦,青山绿水第一次跃然眼前时,丁寺钟一下子惊呆了:“我迷恋中国文化,骨子里追求诗意的美。”
此后每一年丁寺钟都要去皖南采风五六次,每当夜色降临,皓月当空,他总是一个人走在几百年的青石板路上,感受着粉墙黛瓦与远处的山水融于一体。上世纪90年代,丁寺钟开始运用水彩创作《徽州系列》《丁村系列》并大受好评。
而真正给丁寺钟以文化自信和创作灵感的冲动来自上世纪90年代起走出国门“看中国”的体验。1997年,丁寺钟跟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无意中来到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观看了正在举办“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艺术展”。秦汉兵马俑、唐晋书法、敦煌壁画等一件件作品,无不展现出自由、夸张、大度的气概以及对内心、自我的强调。他豁然开朗,深感中国现代美术必须有不同于西方的样式,自此开始致力于探寻水彩的中国化之路。
“水彩的中国化绝不是‘水彩的中国画’,而是充满着中国文化艺术精神、浸漫着水彩本质语言的,有中国气派的艺术样式,是开放的、贯通中西文化的产儿。”丁寺钟说,创作还是要回到文化的根上,回到传统文化最精髓的部分,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追求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是和世界任何其他民族相比都毫不逊色的软实力。
有人评价丁寺钟的画作既有西方的冷静,又有东方的诗意。在丁寺钟笔下,《丁村岁月》《丁村日落》《徽州意象·落花山庄》《徽州意象·墙》等许多获得全国水彩粉画展大奖的作品,都以深重的颜色、自由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远近变幻的色调,呈现出一个如梦如幻、如歌如泣、优美而伤感、古老而空静的“徽州”。
如今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等职的丁寺钟仍然勤奋而谦逊地创作着。“没有一颗明澈的心,是不能从事水彩画事业的。特别面对金钱的诱惑和浮躁的社会风气,艺术家须要保持头脑清醒。”
回归乡野,远离浮躁,和老百姓在一起生活,在丁寺钟看来是寻找创作灵感的最好方式。现在他每年除了跟随省文联组织的艺术家送文化下乡外,还会自己到基层走走停停,“你能真切感受到老百姓对艺术的喜爱和需求,这对艺术创作是一种激发。只有深入生活,真正了解社会民情,才能创作出深入灵魂的作品。”
刚刚从北京载誉而归的丁寺钟便马不停蹄地投入今年10月即将在皖南举办的“在风景中行走——第二届全国水彩画名家写生邀请展”准备工作中。他说:“崇德尚艺,德是对人格的塑造,是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德艺双馨’这个称号对我的创作和人生来说是鼓励,更是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