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上海国资证券化首次海外融资 青浦“打包”区级存量国资融资四亿元,资金价格比国内基准利率下浮3%
2015-09-21 03:15:25
 

  本报讯(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蔡双琪)区级国有资产也可以被“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去海外发售,进而赢得国际资本青睐?日前,青浦区利用自贸区金融创新平台,向境外投资商发售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融资4亿元,资金价格还比国内基准利率下浮3%。此举不仅打通了青浦国资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也成为上海国资系统资产证券化海外融资的第一单。

  此番被证券化打包的地方存量国有资产,主要是指青浦发展集团旗下的青浦第三水厂一期工程、青浦第二水厂三期工程和深度处理工程的BT建设项目。成功引进海外投资者,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上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压力。三年内,海外投资者每年获得一定回报,期满后,政府再原价回购这些公共服务设施。

  在青浦区发改委负责人看来,境外资本市场资金充沛,融资成本较低,尤其是自贸区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资本跨境交易的大好机会,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利好,激活固化的地方国资。于是,今年以来,青浦区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筛选了一些资产质量高、运行良好的企业进行试验性探索,比如上述几个水厂项目等,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改造,并增强企业信用等,努力在技术上达到海外发售资产证券化的标准。与此同时,该区找到机制较灵活的兴业银行,由后者在自贸区搭建资本通道,向海外发售证券化产品。结果,不少境外金融机构表达了认购意愿。

  4亿元金额不算大,但意义不小。这意味着,今后更多的中小型区级国企,也可以利用自贸区金融政策,从海外融到优质、廉价的资金,并采用证券化手段激活大量僵化的地方存量国有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发现其价值、价格。

  “当前,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中央鼓励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盘活闲置资源,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探索。”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表示,青浦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区级国有资产流动平台,激活相对固化的公益性国有资产,对接各类资本市场,实现资产可量化可流通,既倒逼国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又可以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地区发展。

  青浦区区长夏科家表示,接下来,青浦区还将与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创新合作,盘点路、桥等50多亿元公益资产,探索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接,从而以市场化手段,全面实施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证券化。今年1月,青浦已成功推动本市首个国资系统企业跃上新三板。目前,一方面设立基金产业园,通过优质专业服务,加快基金积聚,另一方面推动区内条件成熟的国企到新三板、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上市,同时拓展渠道“撬动”更多资本流入,参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据透露,近两年,青浦区已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和“城乡统筹基金”两大母基金,前者资金规模将达6亿元,后者则已达20亿元。两大基金通过跟投、共投等方式,已吸引76家专业基金进入青浦区,其中包括不少行业明星基金。他们利用专业眼光、市场手段,筛选确定了一批有潜力有优势的目标对象,包括大会展、大北斗、大健康、大物流、大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在内的投资方向业已“浮出水面”。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