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苦难、奋起、情怀——普通人的“抗战”
2015-09-18 21:21:17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魏梦佳 孙琪)84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被卷入一场长达14年的战火浩劫。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中,有奔赴战场的军士将领,也有被时代洪流推向不同命运的普通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如今,在存留下来的一封封家书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民众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民族危难的悲愤和抗争。

  “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

  自2005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丁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打捞”散落在民间的书信。10年来,全国各地的踊跃捐赠,让他最终收集到200多封抗战家书。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上海老人姚慰瑾捐出的来自她父亲姚稚鲁的书信。

  “在中原大会战的准备声中,武汉密布着恐怖空气,走啦!走啦!重庆、成都、香港、上海,纷纷地忙着奔波……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过到哪里就算,也忧急不了许多。……‘在劫不在数,在数最难逃’,我便听天由命吧!”

  1937年,淞沪战事结束,上海沦陷。对于上海的小学教员姚稚鲁一家而言,也是噩梦的开始。面对纷乱的时局和越来越难以为继的生活,姚稚鲁不得已抛下妻子马芳珍和年仅5岁的女儿姚慰瑾,独自揣着100元钱,到南昌、武汉等地谋生。可他没有想到,这一走竟是与家人的永别。

  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姚稚鲁接连寄回了十余封家书。这批家书有的用钢笔,有的用毛笔和铅笔写成,真实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因战争辗转、无助的人生轨迹。

  “悲莫悲兮生别离”,姚稚鲁在信中悲凉感叹,“我本来抱着十二分热望,图下半世快乐……哪里知道,现在又舍却你们千里迢迢在外面奔走呢……‘几时亦回上海’这句话已经不在我希望之中了,难道和你们终不相会了吗?”

  颠沛流离中,姚稚鲁时时不忘询问家中状况,表达思念亲人之苦。“慰儿(女儿姚慰瑾):要知道没有了你们便没有了我……我虽然在外面,一颗心却天天在你身上呢!”不幸的是,写下这封家书之后不久,姚稚鲁就在忧愤中去世,无人知晓他死于何处。

  60多年后,年逾七旬的姚慰瑾在捐出这批家书、谈及父亲时,仍然伤感不已,怆然落泪。“父亲为人耿直,嫉恶如仇,对亲人、朋友具有爱心,非常爱国。”“从这些信可以看出,战争给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

  “倘不敢冒险前进,不会有光明之日”

  “亲爱的双亲、大哥嫂和弟弟们:你们别挂心吧!……如今,我孤零零一个人,远离了你们,回到祖国来,踏上艰险的程途中去,未免使你们难舍与挂念的。”“你们要明白,我们是一个平常的人,倘不敢冒险前进,寻求出路,是不会有光明之日的。”

  一位华侨青年,甘愿放弃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投身凶险的抗日战场,在海内外为救国奔忙,最终用生命兑现了救国的誓言。从符克的一封封家书里,可以清晰看到,一位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的人生选择和厚重的爱国情感。

  符克1915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1933年侨居越南任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选择离开家人,回到祖国,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之后,他又被党中央派回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离开越南前,他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把身边最珍贵的照片、毕业证书、纪念册等交给家中五弟保管。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琼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活跃在文昌、琼山、琼东、定安等海南各地,成为一支宣传抗日、战地救护、输送抗日物资和救济难民的重要力量,而符克就是首任总团长。

  “爸和哥:你们宠爱和抚育我的艰苦和尽致,我时刻是牢记着的……我之自动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的是尽自己之天职。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事业而已……抗战救国争取胜利,不是少数所能负得起的。”在一封墨迹浓厚的家书中,符克这样向家人解释回国的原因。

  “别挂心吧!鬼子赶出国土以后,我们一定能胜,得以共叙天伦之乐的……假使遇有不幸,也算是我所负的历史使命完结了,是我的人生的最大休息了。”他在信中对父亲和哥哥说。

  1939年2月,符克在越南进行华侨服务团的集训,准备再次启程返乡抗日。临行前,他与已怀有身孕的妻子相约,待孩子出生后在海南团聚。然而,1940年8月,在敦请国民党琼崖当局团结抗战时,他不幸被秘密杀害,年仅25岁。

  烽火家书,薪火相传

  一封封碰撞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不仅再现了中华民族抗争史,还凝结着修身、齐家、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真理正义、诚信友爱、爱国奉献等文化光辉,仿佛点点薪火,化为一脉饱含抗日救国情感的家书文化,至今令人感佩。

  “华林贤侄孙左右:日寇扰害,家人飘零,老母年近八旬,孑身故土……每一念及,心肠俱裂,真所谓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种不幸时事不图于我辈亲见之也。”

  “祖父大人尊前:大人来示字体一笔不苟,令孙欣佩,但字里行间对孙太过于谦逊,使孙不安,至亲骨肉,祈勿庸客套。”

  家书一来一往之间,传达着祖父王南陔和侄孙王华林之间的至亲之情。两人虽然同在后方为抗战奔忙,国学根底深厚的祖父却仍不忘指导侄孙,不仅为其改正信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还在信笺空白处写满中肯的批语。

  “成儿知悉……所望读书尽心,务必前途。侍母要孝,勿劳其生气……兄友弟恭,妹妹之领导,你的责任太大……”爱国绅士于登云因资助东北抗日义勇军被捕,临刑前他在遗书中写满对长子的期待。

  1938年,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王雨亭送自己年仅15岁的儿子回国参战。他在临别的信中写道:“真儿:这是个大时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锻炼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学问,造就一个强健而又智慧的现代青年,来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虽然身处乱世,但一笔一画写就的家书里,仍然保持着孝敬长辈、亲爱手足、报效国家等传统文化美德。”张丁说,“为什么中国没有被战争摧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没有断,而家书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他看来,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这些历经战火留存下来的家书更应该被年轻人所了解。“这是有温度的、活生生的历史,是默写的苦难,值得每个人铭记。那段历史,我们都不可能再经历了,也不应让它再发生。”他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