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炕头上唠出来的新闻
2015-09-17 14:13:49
 

  1993年元旦刚过,我就“农民增收”问题到公主岭采访。市里介绍的情况是,在过去的1992年,这个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已达820元,而当时全省则为780元,这个数字无疑已超出整整40元,可谓是个不小的突破。随着材料的收集,从那些可喜的数字和增收经验中,我曾一度萌发了要把其作为一个典型加以报道的念头。挖掘一些更生动的增收实例作为说明,我并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停了几天后,于1月15日再次来到这个市的怀德镇采访。怀德是公主岭市的大镇,素有“粮仓”之称。据说,这个镇这一年的农民收入水平比全市还高出4%,听镇里介绍的情况的确比市里丰富生动,也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按说,有了面上的情况,又有了点上的印证,采访该到此为止了吧?可为了心里更托底一些,我又要求再去一个村看看,这样便来到了怀德镇的西岭村。在听了村里的情况后,由村长郭世成陪同,最终到了农民安士刚家。我坐在炕头上与这位农民唠起增收的事儿,想不到,这一唠竟唠出了另一则新闻来。

  安士刚那年31岁,爱人和两个小孩共四口人,住三间瓦房。安士刚说,他上年种了1.5公顷地,全部是玉米,共打了1.2万公斤粮,到1月10日已卖5500公斤,应得现金1899元;家中留下的6500公斤粮食准备做口粮和养猪用,因水分较高,按现行价格折算还应有1800元,两项共收入3600元,人均收入900元。村长插话说,上年全村种425公顷地,产粮2800吨,交商品粮1700吨,全村1650人,粮食收入人均550元,安士刚家算是上等户了。然而,当问起一年的投入情况时,安士刚列出的数字则是另一番情形:化肥1163元(其中6袋二铵433元,15袋硝铵465元,2袋钾肥156元,2袋尿素110元);种子70公斤,计175元;牛具,包括翻地、趟地、灭茬和送粮、拉秸棵,共支出350元;贷款1000元,扣利息140元;偿还预留定金360元,年终结算后缴年统筹提留420元和其他费用150元,总计2758元。由此收支相抵,这一年安士刚的实际收入应为842元,即人均收入仅为210.5元。而这仅仅是生产性的投入产出账,他和爱人一年的劳动并未计算在内。至于一年的生活性支出,包托电费、学费、药费,人情来往和买衣服及日用品等的开支少说要1500元。说到这笔钱从哪里出时,安士刚说:“光靠种粮没算头,主要是养了两口猪,喂了十几只鸡换点零花钱,这日子还是比过去好多了。”说完,他苦笑了一下。

  随着收支账算得越细,情况唠得越真实,我的心情也越发沉重起来。当我离开安士刚家时,天已黑了。返回的途中又飘起了雪花,车窗外寒风阵阵,天冷车里也不好过,我此时的头脑却反倒清醒了许多,心想:同样是收入账,上下的算法为啥差别如此之大?那些父母官们只算农民收入而不算投入成本,无疑是某种“政绩观”使然,而某些乡村的“高估算”更是为了“高提留”。倘若如此算下去,从面上看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可实际上他们的负担也必然随之加重。鉴于此,我的那篇典型报道还能再写下去吗?

  也许正是由于那次采访的经历,加深了我对“三农”问题的再认识,促使我能换个角度去多做些理性思考。就在那次采写的“对农民收入水平不能估计过高”的调查发表在当年2月8日《内参》之后,我又经过多次深入采访,先后写出了“农民增收: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农民负担为何居高不下”“农民离土离乡撰访录”和“喜也玉米忧也玉米”“我们该如何面对粮食”等一些较

  有深度的报道,既为新形势下的农村报道进行了一些新探索和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也为守望新闻的真实性做了一点努力。

  如今回头再想想那次炕头上唠新闻的经历,自己还是觉得挺有些回味之处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吉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