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一大早,许多老人陆续来到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他们的钱被骗子卷走了。
当天,记者从东湖经侦大队获悉,近几年,非法集资活动越来越多。今年春节后,报案人数持续增加。民警无奈地表示,警方一直在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但还是有不少人受骗。
提醒一
小心正规执照“掩护”下的违法事
8月4日,东湖分局经侦大队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接到线索后,东湖经侦大队迅速行动。不久,该大队就侦破了此案。在这起案件中,有142名老年人因“投资”被骗,被骗资金达256万元。9月11日,3名犯罪嫌疑人被正式批准逮捕。
“现在的‘非吸’案件,许多嫌疑人很狡猾,他们会打造出‘正规形象’,再干非法的事。”9月16日,办案民警陈俊告诉记者,该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今年6月至8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朱某某(在逃)、朱某才在东湖区财富广场成立景德镇市朱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随后,他们在未经银监会批准的情况下,指使业务员使用化名开展非法集资业务,在八一广场、老福山车站等场所散发宣传单,虚构该公司与景德镇市园林管理局及浮梁县某村委会三方合作开发景德镇市诸仙旅游山庄项目,然后诱骗中老年人“投资”,并承诺年利息24%(按月息2分每月发放利息)。
据悉,该公司的确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许多受害人看到了工商营业执照,对这些公司的信任度便有所提升。
“很多受害人没有注意到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其实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根本没有吸收存款的内容。”陈俊向记者展示了景德镇市朱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的工商执照,上面的经营范围仅有“旅游开发”。
提醒二
别被“高大上”办公场所迷惑
在南昌,不少大型写字楼成了“非吸”案件的主要根据地。一栋写字楼的保安向记者透露,进出写字楼的,除上班人员外,就数老年人最多,“他们通常拿着宣传单,被一些年轻人带来了解投资项目。”
“非吸”案件中,幕后老板固然是罪魁祸首,但“一线”业务员的鼓动能力不可小觑。“不少年轻人成为这种业务员,他们对老年人甜言蜜语,再加上老年人感觉有利可图,往往招架不住。”办案民警说。
其实,在许多“非吸”案件中,其公司业务员用的都是假名片。“这些业务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也认为自己只是替老板干活,有事老板会担着。其实,只要构成犯罪,业务员也一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陈俊告诉记者,在景德镇市朱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案件中,业务员叶某和林某就已被抓获归案。
提醒三
别怕“揭家丑” 应及时报案
“不能上了报纸,不能让我孩子看见!”“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要问我。”……当天上午,在东湖经侦大队,陆续来报案的老年人有数十名,但他们都不愿意向记者透露情况。
据了解,这些老年人因为另外一起“非吸”案件被骗,多的骗去数万元。但他们宁愿自己担心难过,也不敢让家人知道,有的也不愿意报案。
近年,投资、理财很“热”,南昌和许多城市一样,出现了许多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兴金融企业。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入,打着投资、理财的“幌子”非法集资。
办案民警表示,“非吸”案件属于可防性案件,警方要加大打击力度,群众也要加大自我防范。陈俊告诉记者,有些报案老人都成了“老面孔”。从第一次受骗来报案,警方就再三叮嘱他不要再上当受骗,结果有人还是被骗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本报记者 许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