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国产片“扬眉吐气”了吗
2015-09-14 07:33:04
 

  □薛世君

  从最近媒体的报道看,当下似乎是中国电影最“扬眉吐气”的时候。先是9月13日《法制晚报》称,《捉妖记》以24.29亿元的票房,打破200多项票房纪录的战绩,成为1994年中国电影市场有票房统计以来,打破票房纪录最多的国产电影,斩获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接着是有外媒报道,目前已在全球位居第二的中国电影票房,将在2018年取代北美晋升世界第一,比之前预计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年。

  面对类似的好消息,中国电影工作者似乎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自豪地摆出剪刀手的姿势,大喊一声——“哦耶!”连《钢铁侠3》和《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这样的大片,都纷纷与中国公司签署联合制作协议了;好莱坞电影开始让范冰冰、李冰冰等中国影星“打酱油”式“刷脸”了;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大片里越来越有存在感:木乃伊在长城脚下集结、阿汤哥在西塘勇斗对手、变形金刚在武隆天坑“开会”……据说,要不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支撑,《环太平洋》压根就不敢拍续集,《终结者:创世纪》也很可能“终结”自己。就算中国电影票房2018年晋升世界第一的预测显得有点乐观,但肯定还有人觉得甚至都不用等到2018年。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但是比较另外的数字,看起来就没那么乐观了。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共上映影片388部,其中国产片308部产生票房161.55亿元,而进口片只有80部却产生了134.84亿元票房,谁更“吸金”?一目了然。再看看豆瓣上的评分,在票房过5亿元的国产影片中,《澳门风云》、《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很多作品,评分压根都没过6分的及格线。高票房、烂口碑,叫座不叫好,这又是因为什么?

  稍微梳理一下国产影片近年的表现就可以发现,其陷入跟风掘金和投机功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一旦一个类型的影片“捞金”成功,就难逃离过度消费、题材扎堆的泥淖,比如,赵薇的《致青春》票房成功之后,《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等遍地开花,大家刚激起对青春片的欣赏兴趣,很快就又审美疲劳了,与其说是导演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回望青春,不如说是大家心照不宣地奔人民币而去。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伪3D影片成为“竭泽而渔”最好的代名词,比如3D版的《阿凡达》票房大卖,《四大名捕3》、《冰封侠》、《警察故事2013》、《画皮2》、《富春山居图》等国产片纷纷贴上3D标签,弄个简易3D眼镜一戴,票价立马翻一番,简直就是欺负影迷钱多人傻好糊弄。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共生产了30多部3D商业电影,其中美国21部,中国13部,而这21部美国3D片中又有14部进口到了中国。且在中国上映的3D影片中,六成以上是由2D版直接转3D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了3D片的倾销市场。

  好的电影,是那种在艺术和商业上取得平衡的良心之作。但很多国产片压根就没什么艺术追求,仿佛生下来就是当POS机的。国产片里,有多少像韩国影片《熔炉》和《辩护人》那样具备满满的人文情怀和介入现实的勇气?有多少像《亲爱的》、《失孤》那样去关注社会现实,有谁能像陈德森拍《十月围城》那样精益求精?又有谁具备徐克那样的技术情怀和原创精神?倒是王晶、黄百鸣、刘镇伟这样的“捞金”导演层出不穷,以捞票房为宗旨,以拍烂片为“己任”。既然票房飙涨那么快,既然拍多烂的片都能博好几亿的票房,谁还会下血本花力气拍精品?这或许才是中国电影票房光环下的真实危机。⑧2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河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