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死的寂静 生的喧嚣
我至今记得,凝视它时的一阵窒息。那一刻,我只想回家抱紧两个孩子。
虽然在小艾兰身后,早有千万同样悲惨的身影,但是他们如此抽象,以至超过了你我可感知、共情的极限;而这个独自酣睡的男童,这个似曾相识的天真身影,终于像利刃一样击穿无数颗饱经世故的心脏。
溺亡男孩引发“开门”还是“关门”的争论更趋激烈,人们盘算着难民对本国人口、就业、福利、税收、党争带来的错综影响,试图在“道义”和“利益”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然而世界的残酷无过于“一切都会过去”,“热点”终会在一阵喧嚣中无声地沉没,过程快到超出想象。
看似幸运的是,这张照片在珍贵的时间窗口闭合之前,将很多快要沉没的人从黑暗的海水中托起。
看到艾兰的照片,正在公共场所的我一下子愣住,被突然而猛烈的哀伤击中。落泪的我不得不戴上墨镜。
是的,我也转发了。作为一个母亲,我特别想特别想冲过去,把他抱在我的怀里,让他免于死亡和恐惧。后来,我看到了他生前的照片。唯一生还的父亲说,艾兰和他5岁的哥哥每天早晨会把父亲唤醒。正是这些,让艾兰在沙滩上罹难的画面变得更加震撼。
没有谁会否认,这张照片有一种叙事的力量,它叙述了一个悲剧,一个因为战争导致的具体的人的巨大困境;它还直接创建了一种心理上的连接,它像叙利亚的炮弹一样直接击中了全世界父母的心,让所有人开始诘问、思考以及行动,如何让无辜的孩子远离这样的伤害。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儿童,特别是幼童。遇难的艾兰只有3岁,其震撼程度可想而知。这张照片的发表改变了西欧公众对难民危机的态度,从原来的抗拒一下子转为接受。
打动我的是,孩子幼小的尸体与空荡的海滩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凸显了一种悲剧的伤感和孤独。
这大概会成为所有看到这张照片的人,今年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而它无关摄影本身。如果一定要从理论层面加以论述,也只能在视觉心理学上寻得些许依据。其实,一张照片被传播与记忆更多地取决于内容。一个柔弱的孩子,了无声息地趴在海滩上,死一般地寂静让活着的人无比绝望,这种绝望唤起了人们更多的欲望与诉求。这也是为什么这张照片会先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开来的缘由。
我们在这里探讨一周前发生的新闻,不是再去重复讨论一遍新闻摄影的伦理问题,而是希望在共情产生后可以改变现实,在绝望之处找到希望。希望这幅照片可以真正促成和平的到来,孩子们不必因战争而死去。
广告传播里有一个“3B理论”,以Baby(儿童)、Beast(动物)和Beauty(美女)作为表现对象,容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那么在真实的新闻事件中,社交媒体核聚变式的传播放大,再加上欧美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这幅具有象征性和符号化的影像自然成为不二之选。这其实已经与拍摄本身无关,人们对难民复杂而又纠结的情绪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满足不同诉求的释放。
事实上,类似的影像在灾难报道中屡见不鲜,而摄影记者作为影像传播的第一环,还是应该回归,回归摄影的本质——瞬间,而读者会本能地在海量的视觉信息里发现真正震撼人心的经典影像。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