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9月6日电(记者李荣)“我们村级治理有个创新,叫做‘四事同堂’。”新近在沪郊奉贤区庄行镇采访,镇上党委副书记朱卫芳的这句话,让人动了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如今,上海正在城乡社区推进治理创新。基本思路是,减轻基层招商引资的“负重”,强化自治、共治与服务的“权重”。总框架有了,具体在一乡一村如何形成自己的“招数”,大家都在探索。
“事”,不管是村民还是村干部,谁都会每天碰到。这是个共同话题。大家细细一琢磨,凡“事”,无非“四大步骤”:先要明白是什么事儿,这叫“明事”;其次要各诉己见,这叫“议事”;如果大家伙合起来能够办成的,就叫“共事”;如果需要放到公共服务平台上去的,那就到“窗口”去“办事”。村里把这“四事”串联起来,不就是“四事同堂”吗?
在潘垫村,村干部说起村里的事儿,首先就说到了“明事”:把事儿弄明白、把话儿说清楚,实在太重要了。“村里不少小矛盾、小纠纷,其实是从不透明起头的,大家各说各的话,互相猜测,就不信任了。”所以,庄行镇在村里都设了“宅基讲堂”,以一个宅基小组为单位,凡镇里村里要推行一个工作,即使是民生项目,也要预先向村民讲明白,“即使做好事也不能强加于人”。
是什么事儿,大家明白了,“议事”才有共同的起跑线。记者到潘垫村的村民议事堂去一看,各村民小组的代表各有“议席”,发言有“发言区”,讨论有“讨论区”。翻开《议事工作簿》,上面记满了村里议事的“家长里短”,大到村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小到隔壁邻舍房屋装修的注意事项问题。
议成的事儿,还要把它办成功。有的事儿,要走民政、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渠道,那就要设村民办事点。庄行镇提出,服务半径要设“基线”:村民到点的路程,步行不得超过20分钟。在此基础上,办事方便更要体现在“后台”操作上,能即办的要即办,能代办的就代办。
沪郊村里的这个“四事同堂”,就是为了让村民事事通达,避免“肠梗阻、不通气”。基层治理创新,千句话、万句话,归根到底一句话:能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