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都在《作家》杂志首发,《春尽江南》也不应例外。我珍惜朋友间的友情和读者的耐心,因为它一直是我维持写作的基本动力。”——格非如是说。
《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组成《江南三部曲》,终摘得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而格非所珍惜的“友情与耐心”,在诞生《江南三部曲》的文学沃土上,绝不匮乏,它的名叫《作家》。
格非这段特殊的文学之旅,走了十余年的时间。十年背后,作为《江南三部曲》的首发地、也是其参评茅奖的推荐者,我省著名文学刊物《作家》,一以贯之地以慧眼以担当,开拓着文学疆土。日前,在《作家》主编宗仁发堆满书籍的办公室内,记者与之共同回顾了《作家》对文学高地的酝酿与布局。
《作家》与格非:十年共磨剑
“舍不得把它读完。”提起对《江南三部曲》的第一感观,宗仁发如是说。
本届茅盾文学奖参评数量惊人,总共有252部长篇小说参与竞争,王蒙、贾平凹、王安忆等文坛耆宿云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推选哪部作品,需有慧眼识珠的才智。而屡屡将重磅作家重磅作品引入文坛的《作家》,以《江南三部曲》向全国展示了其在文学建设上的成就和潜力。
格非与吉林文学界,堪称故交。上世纪80年代,以先锋文学写作闻名的格非和彼时作为文学期刊编辑的宗仁发即有密切的文学渊源,格非的短篇小说《陷阱》和中篇小说《没有人看见草生长》即刊发在我省刊物上。
2004年6月,格非《江南三部曲》第一部《人面桃花》在《作家》长篇小说夏季号首发;3年后,第二部《山河入梦》于2007年初《作家》长篇小说春季号推出;2011年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春尽江南》在《作家》长篇小说秋季号首发。
而作为严谨的作家兼学者,格非与吉林颇有渊源。2014年夏,受《作家》之邀,格非曾来到“城市热读·首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作家》杂志文学讲堂”,为我省作家和市民作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讲座。
《作家》与作家:北方建高地
在文学版图中,突破地域界限,是《作家》在成长中第一件引人瞩目的事情。《作家》创刊于1956年,原名《长春》,1983年更名为《作家》。30余年的时间已证明,作为识珠者,身处偏远省份的《作家》,却能屡屡和作家建立相互信任,“在文学历程上,我们和作家是同行者。如果说特点,那就是我们在文学的理解上,和作家们达成了默契,并形成一种接纳”。新时期以来,《作家》刊发了宗璞的《我是谁》、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等重要作品。上世纪90年代,《作家》持续推出了莫言、余华、格非、苏童、刘震云、迟子建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力作,并与几家期刊共同举办了“联网四重奏”活动,使众多有实力的青年作家通过这个平台备受关注。1998年,《作家》编发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专号”拉开了“70后”作家驰骋文坛的大幕。作为业内公认有水平也有壮志、眼界开阔的刊物,《作家》的存在,正如其名。
《作家》刊发的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徐坤的《厨房》、潘向黎的《白水青菜》获鲁迅文学奖,刊发的格非“江南三部曲”等作品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有话好好说》、《天下无贼》、《绿茶》、《一九四二》等电影均改编自《作家》刊发的原创作品。2014年,《作家》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主编宗仁发获“人物奖”。吉林期刊的文学地位和文学担当,正试图打造一方高地。北方有大山大水,《作家》鼓励本地作家的文学视野投向生态文学、自然文学中。
如今,吉林上下致力于打造文化大省,建设文学高地,这和《作家》的努力方向吻合,让宗仁发感到前行的力量,“我们已融入到新的格局中,在大环境的支持下,《作家》会越走越好,越来越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