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8月26日电(记者王卓伦)刘慈欣与他笔下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相比,显得平和而务实。日前,他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2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成为首个斩获这个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的亚洲人。
“那一瞬间,欣喜和感慨的情绪相交织……”这是刘慈欣得知自己获奖时的心情。在他的家乡山西省阳泉市,面对记者专访,刘慈欣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才有了今天雨果奖的桂冠。”
在《三体》中,富有张力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新世界。刘慈欣说,从一个简单的“想法”演变成令人“脑洞大开”创意的过程,其实漫长而艰难。
“写一部长篇小说可能只需要三四个月,而积累创意的过程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同样,《三体》的创作也是一个煎熬的积累过程。”刘慈欣说,要耐得住寂寞,这也是科幻写作的乐趣所在。
“每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都会产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刘慈欣认为,这种人性最本源的情怀,不应该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而被磨掉。
“做到了这一点,灵感自然会来敲门问候。”刘慈欣说,自己如今已过知命之年仍不改初心,对未知充满了好奇。
“科幻文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晴雨表。只有一个朝气蓬勃、处于稳步发展时期的国家,才能为优秀的科幻文学培育肥沃的创作土壤。”刘慈欣说,《三体》之所以能够得到国际科幻界的肯定,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复兴。
“从清朝末年科幻文学在中国萌芽,到后来西方科幻文学输入中国,再到今天中国的科幻文学反向输出到世界、乃至斩获国际荣誉,这个曲折历程中,有太多前辈做出牺牲。”刘慈欣说。
《三体》的成功让许多读者对刘慈欣的下一部作品充满期待。对此,刘慈欣表示自己并无压力。
“我写科幻,归根到底是因为热爱,而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或者获奖。”低调的刘慈欣坦言,他与身边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没有科幻文学方面的交流,也从不推荐看他的作品。
“即使再也创作不出超越《三体》的作品,我也不会感到恐慌。因为自由、平静的生活,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境界。”刘慈欣说,“《三体》获得雨果奖为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期待有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品能有机会被世界了解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