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有一个地方天生骄傲,从来就是历朝文章风流之地,从古至今,一路吟唱,山川秀丽,人文鼎盛。
她的名字叫铅山。近现代沉寂已久的古镇,忽而现在,她醒了,井冈山——北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万里茶道”文化申遗等大动作,让铅山旅游呈现出勃勃生机。
□ 本报记者 钟秋兰
曾经:好资源,发展慢
“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移官资坐镇,转粟奉神仓。贤相何人继?空寻绿野堂。”论早年的经济地位与活力,我省再没有几个地方有像铅山这样辉煌,寥寥几句诗,就让河口古镇(今铅山县城)这个当年“八省码头”的商业气息、市井生活跃然纸上。其中有两个字更是高度凝练地点出了铅山的两大特产——“茶楮(纸)”。
明清时期的铅山,茶与纸,是其两张世界级名片。
当年的河口红茶远销欧洲各国。其中的上品——正山小种,更是当时英国皇室的饮品。河口也因此成为赣、闽、皖、浙等地的红茶加工集散地。以至民间谚语有云:“药不到樟树不灵,茶不过河口不香”。
铅山旅游资源之盛,有“八千”之说,即千古一辩鹅湖书院、千峰之首黄岗山、千载寺观葛仙山、千年古镇河口镇、千首词圣辛弃疾、千古名臣费宏、千篇华章蒋士铨、千年纸都石塘镇。如果你走在铅山的古镇内,还能看到石板铺成的古道上深深的车印——据说是因为往来拖货的车辆太多日久被压而成;走进河口古镇老街,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保存完好的中欧式药房“金利合”: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楫夜泊,绕岸灯辉”的盛况。
很遗憾,因为交通制约等历史原因,铅山丰富的古镇资源渐渐失落,相比早年上饶其他县市的旅游开发,铅山慢了不止半拍。
现状:借势飞,后劲足
“好酒也怕巷子深。”曾经深藏一隅的铅山在旅游强省的大潮中忽然就迈开了步子。
今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武夷山-井冈山”“(武夷山扩展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录,这对于铅山或者我省来讲都是件大事件:北武夷山(鹅湖书院)属于铅山县辖区。
据铅山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吕建忠介绍,如果井冈山——北武夷山申报世界双遗产成功,将是江西省首个世界双遗产项目。
而另一个令人瞩目的项目则是铅山“万里茶道”的文化申遗。吕建忠介绍,“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道。国内沿线城市联名呼吁,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立项工作。2014年11月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上,沿线8省区正式确定湖北省为“申遗”联络省份,力争2年内进入国家遗产预备名录。
“申遗”是铅山旅游腾飞的翅膀之一,借助上饶高铁开通的东风,铅山聘请中国旅游设计院重新修编了《铅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一城三重点、一轴一带”的发展思路,以县城为突破口、旅游集散中心,以鹅湖镇、葛仙山、武夷山镇为重点,以上武高速为依托的旅游发展轴;以信江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带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按照“打造新景区,提升老景点”的思路,重点实施了18个旅游项目,总投资53.85亿元,铅山旅游产业集群成为“全省35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之一。
“走遍千山还是铅山”。近年来,铅山县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大手笔实施旅游崛起战略,使铅山县旅游业主动融入上饶市“半小时经济圈”,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该县接连荣获“中国连四纸传统造纸工艺之乡”,河口和石塘两镇双双入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口明清古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河口镇被评为“万里茶道第一镇”,铅山县获批加入“万里茶道”城市联盟,并成功获得2015年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的举办权……铅山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吕建忠认为,铅山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又有品位高雅、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集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为一体,融佛、道、儒三教文化为一炉。铅山现在正大力打造“万里茶道第一镇”国际旅游品牌、又在申报世界双遗产,铅山有可能在上饶市范围内,继婺源之后,第二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崛起,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