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创办之初,只有七八个义工,为了确保每堂课能够按时开讲,一个义工往往要身兼数职,既当清洁工打理课堂、当音响师为授课老师调试音频、视频,又要给学员分发教材、时刻关注课堂突发状况。义工李华兰负责整理书本教材,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义工郑雪梅总是第一个到达课堂,为学员签到、给新学员做指引;播音专业出身的义工吴水仙,则包揽了每一堂课的主持人角色。
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孙竞,是团队的电脑技术保障义工,多年的海外生活,让他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可贵。“西方的价值观无法解决我的人生困惑,中华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人的‘根’与‘魂’。”孙竞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读书会。他设计创建微信,协调微信团队,保障微信定期发布。
新加入微信制作队伍的义工张旭是名90后,2013年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之前接受的教育只教授怎么择业、如何获得利益,很少能为我们点拨心灵迷途。”初入职场的她为此常常感到困惑,去年12月7日,她来到读书会课堂,渐渐感到在这里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如今,这一义工团队已发展成员53人。新“入伍”的义工大多是因为在学习中受到国学文化的启示,为先行义工的精神所感染而参与进来的。“我是一位学生家长,通过学习,与孩子沟通越来越顺畅。现在在这里做义工,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读书会、有更多的人崇尚国学文化。”义工陈群说。每周五晚上7点半开课,刚下班的陈群常常顾不上吃晚饭,直奔教室,开门、整理桌椅,即使有时生病了,也要先到课堂安排好场地,再回家休息。
义工陈华斌来自平潭,每个周末,她都带着8岁的女儿赶到福州,早早来到课堂为老师准备茶水。年过半百的马大姐课后总是抢着扫地,她对其他义工说:“我帮不上什么,只会扫地,你们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