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飞嘀”是顺势而为之举
2015-08-21 02:56:53
 

  打车软件市场群雄逐鹿,眼下又来了一位新对手。由北京市出租汽车统一电召平台“96106”推出的升级版APP——“飞嘀打车”近日上线。“官办”背景,让这一平台甫一上线便招来不少关注。

  抛却种种分析预测,单就“飞嘀”上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就是老百姓多了一种叫车方式,在消费体验的选择上主动性更强。从更深的层面看,官方平台投身“互联网+”实际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对于打车软件这一新生事物,有关方面正在由最初的茫然甚至排斥,逐步转向认可进而参与。当新技术对于出租车行业的冲击和重构已成大势所趋,多些趋利除弊的现实引导,少些封堵禁止的简单命令,才是顺势而为之举,也才能在产业升级的风口上抓住管理升级的机会。

  出租车并不属于严格的公共服务领域,出租车市场需要有正常合理的竞争。这种竞争,既包括在价格上向消费者让利,也包括在吸引客源上的技术创新。官方平台也好,民资平台也罢,在这个问题上角色是一致的,并没有绝对的谁更“牛”、谁更“正规”的区别。只要拿不出顺应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的产品,被淘汰就是一定的。不少地方政府都曾推出过自己设计的打车终端平台,但最终大都销声匿迹就很能说明问题。可以说,北京市此番推出“飞嘀”有市场倒逼的因素,但也只是迈出了竞争的第一步,最终能够从各路“诸侯”的手中抢得多大份额的蛋糕,还得靠产品、服务和持续的创新来说话。

  “飞嘀”同样给城市治理者提了个醒。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闭上眼睛、塞住耳朵,或者一脚踢开,并不解决矛盾。主动适应、积极变革,形成一个包容的政策环境和积极的政策导向,才能激发社会和市场创新潜力,也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需求。随着技术革新的频率空前加快,城市治理的难点也会压缩式地呈现。在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引导行业发展方向上多下功夫,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这样的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