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深入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
“131”第一层次人选在田间为村民讲解栽培防治技术
■选拔第一层次人选445人、创新团队24个
■17人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承担国家或市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课题)、重大工业项目、自主创新项目920个
■授权发明专利570项
近年来,本市将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构筑发展优势的关键,深入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分别遴选100名、300名、1000名三个层次人才,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00名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或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00名国内各学科专业领域内知名、居天津领先地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0名各系统和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特别是自2010年将“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确定为全市10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本市创新型人才聚集的“孵化器”和推动自主创新的“加速器”。
培养方案量身定制
个性培养注重高端
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各系统和人选所在单位,紧紧围绕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行业发展和重大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工程对各学科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对确定的人选,由其所在单位根据人选自身条件、培养方向,一人一策,建立人选培养档案,制订人选培养计划。
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签署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组织举办创新意识高研班,统一组织选派人选,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问题,分期分批组织开展高端培训,每期50人左右。从2014年开始,每年选派访问学者到一流高校、科研院所、著名企业进行专业研修或项目合作,提升人选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建立名家高端讲座制度,先后邀请邬贺铨、殷瑞钰、葛墨林等两院院士和阿曼德等国外院士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姚景源等专家学者,来津作《科学发展与自主创新》、《哲学视野中的工程》、《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创新能力》等专题讲座,重点培养人选的科学素养,开拓人选的创新思路。
“人才+项目”锻炼人才
国际化培养提升能力
在“131”第一层次人才培养中,市人力社保局建立了人才与项目对接机制,依托国家和天津市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选派人选承担或参与工程建设,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直接参与国家和天津市重大项目合作开发,并为人选聘请相关领域的两院院士、著名专家,作为人选的项目指导或合作导师,指导人选项目研发和创新实践。支持人选参加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发挥其专业优势,直接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合作开发,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根据人选个性化培养方案,每年重点支持承担国家和天津市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的人选,结合专业及项目需求,赴国外著名大学、一流研发中心等开展专业培训和项目合作研究。有计划地组织人选赴国(境)外参加短期培训考察学习,加强学术技术合作。各区县、系统及人选所在单位,也利用不同培训渠道,结合行业特点,组织相关形式的“131”第一层次人选培训考察团组。
突出团队培养
发挥带动效应
从2014年开始,市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将创新团队培养作为“1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以3年为一个周期,计划用10年时间培育建设200个以“131”第一层次人选为带头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持续创新能力强、团队带动效应突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型人才团队,聚集一批覆盖全市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取得一批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
成为“131”团队必须具有稳定的研发方向、明确的研发目标、能力突出的带头人、合理的团队结构和高水平创新依托平台、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支持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以及本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领域中的重大前沿基础、共性关键问题和重大产品研发与创新。团队带头人为“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并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科研诚信、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有2年以上持续合作的基础,在专业、能力、经验、年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成员人数一般为10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岁,其中核心成员5名左右。依托国家或市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创新载体开展科研,团队在所从事的技术领域与研发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