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旗头村镬耳屋。 资料图片
活化古村落,挖掘三水人文旅游亮点。8月13日,三水区政协开展古村落活化专题视察工作,政协委员先后来到白坭祠巷村、芦苞长崎村、乐平大旗头村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古村活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古村活化工作建言献策。
事实上,去年佛山市出台了“百村升级行动计划”,将活化佛山市五区的30个特色古村落,其中包括三水芦苞的长岐村、独树岗村以及白坭的祠巷村、岗头村等。今年,三水区住建部门按照省、市古村落活化提升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对区内传统古村落进行了勘查、筛选,并上报了长岐村、祠巷村和大旗头村为三水区第一批活化升级项目。目前,3个村的活化升级改造工作已经开展,正在加紧旅游配套设施、古文化馆设置等建设,预计今年底顺利完成活化升级。
●撰文:蔡捷 郑家夫 刘琳
A
走差异化路线重焕古村生机
8月13日,三水区政协开展古村落活化专题视察工作,政协委员们先后来到白坭祠巷村、芦苞长崎村、乐平大旗头村进行参观视察,了解古村活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古村活化工作建言献策。
当天,三水区政协委员一行首先走访了祠巷村陈氏大宗祠。祠巷村开村虽有700余年,但村内历史建筑却较少,而且村内缺乏旅游开发基础,这势必要求祠巷村的活化之路走出自身特色。其中陈氏大宗祠就是祠巷村的重点所在,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占地逾4000平方米,不仅是家族学子受教之地,也是村务议事厅。
近年来通过村民筹资,对其修葺一新。当地负责人介绍,历经数百年历史变迁,村内传统宗族文化仍然完好保存,陈氏大宗祠便是祠巷村的灵魂所在。陈氏大宗祠完好的展现了岭南建筑风貌和文化精神,依托祠巷村陈氏大宗祠,建设“两阵地、三中心”,即基层党建新阵地、社会组织孵化新阵地和村民议事决策中心、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文明社区教化中心,用于激发乡土活力。除了陈氏大宗祠的提升改造,祠巷村周边建设还包括西江公园、富景公园、进村道路提升工程等。
经过沉淀积累,祠巷村已经初步形成了“社区—传统村落—宗族祠堂—生态公园”的特色景观文化轴线,成为白坭镇文化活动的集聚中心。活化工作不仅仅打造了一批有文化有历史有内涵的古建筑,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村庄及周边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和生态环境。
在芦苞长岐古村,政协委员们爬上风景秀丽的文笔山览古村全貌,穿过幽静古朴的小巷听岁月留声,走入雕梁画柱的卢氏大宗祠感历史沧桑。和白坭祠巷村一起被纳入佛山市首批古村活化范围的芦苞长岐,近来在古村活化升级工作中已有所行动。目前,长岐村已完成志愿讲解员、文化自愿者队伍组建,以及文物修缮工作,接下来,长岐将继续收集村史馆、名人馆相关资料,草拟村规民约修订方案。
按照规划,长岐古村将因地制宜,通过挖掘本村特色亮点,将古村落打造为独具岭南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的综合休闲旅游地。“对路线周边进行排水系统改造、绿化提升工程,建设文笔山公园,修建从塘西公路到长岐古村的景观公路,同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设村史馆、长寿展馆与温泉小景等配套设施,在文笔山上修建‘梦笔亭’”长岐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长岐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对古村落生态环境、历史建筑不形成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活化升级,确保可持续发展。
作为政协视察团的最后一站,清末古村落大旗头村的活化升级并不是市级任务,而是三水的自选项目。
据悉,早在1994年,大旗头村被选为“三水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03年,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将大旗头村公布为首批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乐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大旗头古村将被设计为古村文化创意旅游区,是乐平镇“一路一河一基地”发展战略布局的产业节点之一。大旗头村将通过完善古村设施及整治周边环境、古村核心区杂物清理和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及古建筑利用和古村保护开发及管理运营四个方面进行活化升级,按照古村记忆、长寿文化、崇文尚武三大主题进行古村公园建设,让古村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为古村赋予新的生命力。
B
古村活化需注入新时代元素
在古村活化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古村活化带动旅游发展?如何深挖古村文化内涵?针对古村活化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古村文化的活化其实就是为了保护,我认为这既是一个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内在的需要。”三水区政协主席邓国斌说,“这些古村落分布在三水不同的镇街,都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传承。”由于随着历史的变迁,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很多历史古村落都已经逐步荒废、颓落,原来古村的居民建起了新屋,古建筑长时间没有人住,年久失修,就会出现漏水、虫蛀,遭到破坏。因此古村的活化必不可少,而活化更是为了保护。
然而如何让古村真正活起来,一直是各方探讨的问题。古村活化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牵头行动和支持,当然也离不开普通民众,需要政府与村民合力。在古村活化过程中,仍会有少数村民的思想与政府无法一致,成为了思想“钉子户”,这就成了古村活化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相关部门工作难以推动。
事实上,政协委员们表示,古村活化是政府的事更是村民的事,古村活化必先与村民合力,增强政府与村民的凝聚力。“当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镇街之间,也需要统筹全局、全面发展。”邓国斌在讨论会上说,古村落活化工作一定要有规划、有统筹、修葺与重建一定要深入研究。古村落活化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镇街的工作,而是各职能部门和镇街之间所要共同面对的工作,如何打造特色古村落“一村一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古村落,这就需要各个村落根据自身特色,扬长避短,合力完成。
此外,在古村的活化升级过程中还要求相关配套设施的合力。据悉,到2016年底前,三水要完成5个特色古村落的宜居示范与活化升级工作,今年底完成的3个村的工作任务。三水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坭镇祠巷村计划投入1000万元,目前已完成810万元工程量;芦苞镇长岐村计划投入652万元,目前已完成301万元工程量;乐平大旗头村计划投入2995万元,目前已完成229万元工程量。
与此同时,古村想要活起来,需要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包括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古村环境完善了、交通方便了、文化内涵有了,古村也就自然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政协委员认为,配套设施需要政府、社会力量以及资金支持,文化方面则需要赋予古村更多的内涵,几百年的历史给予古村无数的故事与传奇,如何传承与发展,就需要古村在活化过程中注入更多新时代的元素,同时打造出宜居乡村示范、环境生态优美、岭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旅游、社会治理和谐五位一体的、各具特色的美丽古村。
委员有话说
三水区政协主席邓国斌:
古村落保护和活化需引导村民参与
三水对古村的保护和活化需要引导当地村民也参与当中。在走访的三个村落中,有一些做得比较好,比如白坭的祠巷村,他们村子里的陈氏大宗祠的活化工作就做得非常好,该祠堂在修葺的基础上,赋予了祠堂一个新的内涵,古为今用,将祠堂的风俗和社区文化,包括党团组织、协会、文体活动等组织加以整合,将祠堂当作一个平台和支撑。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周边的居民在里面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这就是发动大家、村民、社会集资的力量,让全民参与到村落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活化中,让他们的祠堂活化工作做得比较好。
三水区政协副主席余广林:
深入挖掘古村落故事赋予新内涵
陈氏大宗祠、长岐古村和大旗头古村的活化工作做得很不错,但是我们还需要深入挖掘古村的故事并赋予新的内涵。比如大旗头古村要错位发展,不要与其他古村雷同,并且可以加入商业元素卖一些古代风格之类的商品。
此外,三水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其他区相比相对较弱,我们要活化古村,不能修修补补,而是要“釜底抽薪”,做得彻底,把资金用在新建一些唐朝宋朝的建筑,并保留历史古建筑,新建筑与古建筑完美结合。另外,我们还要根据当地历史和民间传说,通过加工润色,赋予到古村落当中,使之更有人文底蕴和故事性。最后通过活化古村,带动旅游、拉动经济,展现一个古老优雅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三水。
■记者手记
活化古村需政府民间合力
今年上半年,三水的古村落有点“火”,在走访的三个古村落中,有2个村落都参与了综艺节目的录制,长岐古村成为谢霆锋《十二道锋味》的取景地,大旗头村被浙江卫视真人秀节目《报告教练》的节目组看中,然而,节目组的到来只是播下了“星星之火”,而古村落却并未因此发展成“燎原之势”。
此次,三水区政协委员考察长岐古村、陈氏大宗祠、大旗头村,意在通过政府的力量将古村落活化,将古建筑资源进行开发,为古建筑增添文化气息,深入挖掘该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亮点,以旅游经济为导向,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受益。
事实上,借势综艺节目,古村落本来可以很好地自我营销一把,但是长岐和大旗头似乎都没有抓住这好时机。原因无非在于,村民还没有借势推销村庄的意识。然而,无论是政府出面还是市场引导,笔者认为,最基础的还是需要做好村民的工作,让他们主动参与,比政府出资活化来得更实际。
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节目一火,明星们吃住行的古朴乡村成为都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村民也深知其中的商业价值,利用明星效应包装农家居屋。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即为一例,村民保留了5位明星爸爸和孩子们曾住过的小屋,随着节目的播出,立马成为旅游热地,申请到灵水村旅游的团队暴增了近两倍。
要知道在一组组镜头下,明星们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参加游戏活动,玩耍,亲切、自然、毫无做作,充满美感和生活乐趣,这就是最直接的景区风光宣传片,在不经意和细水长流的渗入间,让人印象深刻,并且觉得非常真实。
而在三水,可以感知的是,政府积极活化古村落,但是村民略显被动。所以,在此次政协委员组团考察活动中,有政协委员就提出要动员村民力量,做好村民的工作,让村民主动加入到古村落的活化工作中,政府可以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平台,让旅游市场与古村落进行项目对接,其余的事情可以让村民参与,分享旅游经济一杯羹。毕竟,全民参与古村的活化工作,远比政府单方面作战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