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大学生体质下降是教育体制的惯性
2015-08-18 07:15:55
 

  □张松超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近日正式发布。《报告》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育领域的基本状况和主要进展。作为其中一大看点,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

  对于这一新闻,不少媒体都是以“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为标题的,这样的对比总给人一种“一百步笑五十步”的感觉。因为比起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恐怕中学生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所以这样的对比真有点“不求上进”。在笔者看来,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都源自于当下的“竞技”教育。

  是的,尽管《报告》说“中学生的数据目前都已止‘跌’并逐步回升”,但我们也时常看到不少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数据造假和注水的报道,那么这一结论确实有些存疑。但客观来讲,说实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真的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在以“分数”和“升学”为目标的教育环境中,体育等无关的科目被边缘化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即便是有体能测试,也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考后扔”也不可能在根本上对提高身体素质起到多大的正面作用。

  同样的道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乃是教育体制的惯性使然。众所周知,现行的大学评价体系,恐怕学生身体素质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大学的声誉,那么大学教育重视的就只能是师资水平、科研成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因素,而不会太过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也就决定着教育部门出台再好的政策,也会被高校执行的“面目全非”,最起码考试注水、数据造假都是“家常便饭”,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花钱请人替测试?又有几个毕业生因身体素质不达标而拿不到毕业证的?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内容也基本上是在上课。看看现今不少的大学,一学期居然有二三十个学分,平均下来每周二三十个课时,致使学生整天忙于上课,课下做作业,而对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也不包含身体素质。在此语境下,倘若不是自己热爱运动,又有几个人愿意主动去锻炼身体呢?

  当然,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网络滋养的“宅”文化、熬夜、饮食不规律……但笔者认为,教育功利化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同样是有网络以及其它不良习惯,为何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热爱并主动去运动的比例能达到60%,而我国却只有百分之几?这一现象的背后,都说明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之下,并没有将热爱运动、快乐运动的价值理念植入学生的观念里。与此同时,亦没有挖掘出每个学生个体的体育兴趣或特长,致使不少学生即便是去运动,也是一种被迫选择,完全享受不到其中的乐趣,这也注定是不可能持久的。

  所以,不管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要想挽救他们令人堪忧的身体素质,都必须要改变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给教育去功利化,要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运动,通过锻炼提高体质而不是提高体育分数。否则,教育部门出台再多的政策来干预,效果都不会理想。来源:光明网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