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庄子和孟子
2015-08-18 03:16:06
 

  孟子比庄子早生两年,庄子比孟子晚死两年,但其实这二者是没有交集的。

  庄子三十三篇,多次提到孔子、老子,但就是没有提到孟子。一次也没有提到。孟子在当时也应该算是一个名人吧,赴鲁、奔宋、居滕,两度适齐,再怎么说,庄子也应该有所耳闻了,但为什么庄子就没有提到呢?

  或许是因为庄子对孟子的那一套不以为然。你想,孟子说的那一套,庄子能信吗?什么“王道”,“仁政”,“性善”,“舍生取义”,哪一样庄子能放在眼里?庄子从心底里,压根就排斥这些东西。庄子说,并生的足趾和附赘的手指,对于身体来说,都是多余的东西,都是超出了人的本性的东西。仁义是什么呢?仁义就是那并生的足趾和附赘的手指,仁义不过是人们滥用的聪明而已。可见庄子对仁义是十分痛恨的。

  如果只如此也就罢了,偏偏仁人好事。嫌野鸭的腿短了,嫌野鹤的腿长了,接的接,砍的砍,原本符合本性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都需加上仁义的帽子。这样一来,野鸭和野鹤又怎能不痛苦呢?一切东西原本就应该遵循本性,顺其自然,不然的话,就会徒生烦恼。所谓“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是啊,那些仁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烦忧呢?

  仁人还不止如此,他们还要“招仁义以扰天下”,以致“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所以庄子说,“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也”。夏商周三代以下,人们都失却了本性,其原因就是仁义招致的,这话真是说得有点入木三分。

  这是说庄子。那么,孟子怎么也没有提到庄子呢?或许是对庄子不闻其名?

  有人说庄子是一个隐者。流沙河引朱熹的话说,“他只在僻处自说”,认为庄子一生未曾显,又何谈隐呢?因而孟子不知道庄子。可是庄子在当时也是很有名望的啊!不然楚威王何以知晓庄子的名望,要请他出任相国呢?可见孟子不提庄子并不是因为庄子或隐或显,实在是另有因由。

  在我看来,孟子不提庄子,唯一的原因就是孟子对庄子的那一套也嗤之以鼻。你想,天下一片混乱,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你不去救苦救难,从容赴义,却在那里说,“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意思是说,完善的人生,并不需要仁义之称,而只需要任性自得就可以了。可是在那样一个朝不保夕的时代,想苟全性命都难,又哪里去任性自得呢?所以孟子根本就看不起庄子。

  不仅如此,孟子天生就是一个大丈夫,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个可以舍生取义的人,又怎么可以认可庄子呢?孟子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样一个伟丈夫,他怎么会对庄子的任性自得正看一眼呢?他不恨得牙根痒痒才怪!

  一个要任性自得,一个要舍生取义,这两个人怎么可能尿到一个壶里?生在同一个时代,且都是名流,要说彼此之间完全不为所闻,好像有点难,但彼此之间都不提及,却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二人都很有性格,很有定力,都属于很独立的人。不提就不提,又碍着谁了?然而,因为二者没有交集,终归使灿烂的中国文化少了一道也许是格外绚丽的风景。这或许是中国文化的一点遗憾吧!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