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谨之 县委报道组 洪建坚)“牢记国耻,决不能让历史重演!”听着抗战老兵讲述的烽火往事,14岁的陈怡然双拳紧握。包括她在内的15名浦江农村青少年,今年暑假组成“回望抗战”小分队,从县新四军研究会出发,走访郑家坞钟宅、白马凤凰山等10多个抗战遗址,深入了解浦江人民的抗战史。
对农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是浦江今年“春泥计划”的活动重点。而每逢假期便积极报名参加“春泥计划”,早已成为浦江农村青少年的习惯。
9年前,浦江为解决农村青少年“无人管”、“难以管”的难题,在黄宅镇曹街村试点,利用寒暑假期、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课余时间,依托农村各类活动场所,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社会体验和文娱活动——这便是“春泥计划”的雏形。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全省推广,而在原创地浦江更成了推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抓手。
今年5月,郑宅镇后溪村的13岁少年郑阳锐,成功救起一名落水男童,他说,“家训告诉我,德行是为人的第一要务,见义勇为是每个人的责任。”依托“春泥计划”这一平台,2014年起,浦江将家训家规、传统文化、优秀人物事迹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并开展“立好家训、树好家风”活动,在家训传承中,让孩子学会了担当。
寒暑假的“春泥计划”更是异彩纷呈。在檀溪镇寺前村,学生舞龙队操练着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滚地龙”;在被誉为“浦江书画第一村”的岩头镇礼张村,孩子泼墨挥毫,提高书画水平;在浦阳江畔的仙华街道冯村,医务人员为学生补上溺水急救的安全课。
浦江还鼓励农村青少年走出课堂,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东坪高山茶基地和浦江茶艺轩是传统的社会实践点,暑假的每个下午都会迎来20余个孩子。今年6月,浦江又推出12个“春泥计划”社会实践点,为孩子们提供38个体验项目。同时,还聘请一批手工匠、老教师、企业家和科学家等为教育顾问。
未成年人协会,这一青少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是浦江落实“春泥计划”的另一创举。曾就读于壶江中学的薛王杰,是下薛宅村未成年人协会会长。除了调解同龄人的矛盾,他还积极组建起少年义务防火宣传队,带领村里青少年进行文明劝导。
据不完全统计,浦江今年已开展“春泥计划”活动3500多场次,未成年人参与各类志愿活动约60万人次。“春泥计划”启动至今,浦江每年评选1000名“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