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13日电(记者倪瑞捷、蒋芳)阿凡提、孙悟空、花木兰等经典木偶形象曾经伴随一代代人的成长,《嫦娥奔月》《真假孙悟空》《天鹅湖》等传统木偶戏如今人气依旧不减。弹指一动,木偶仿佛被注入灵魂活了起来,木偶制作师,就是这幕后的英雄。
6月15日至8月15日,由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联合主办,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承办的全国首个木偶制作人才培训班在扬州举办。“与其说是培训班,不如说是业内高手的交流和切磋。”
2006年,木偶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木偶制作师却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职业,全国从事木偶制作工作的仅有百余人。据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所长戴荣华介绍,木偶制作复杂而考究,需要根据不同剧目来定制木偶的设计和机关,木偶制作至今无法由机器代替,是一门纯手艺活。“不少人干不了多久就转行了,年轻人对木偶戏又不太感兴趣,木偶制作技艺的传承面临重重危机。”戴荣华说。
此次木偶培训班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已55岁,最小的还未满25岁。中外木偶制作名师讲解了木偶造型与制作、当代木偶制作新趋势与技术变革等实用课程,学生们承诺毕业以后继续从事木偶制作工作。
“只因热爱,就坚持了下来。”四十多年来,封保义从未离开过他心爱的木偶行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的传承人,封保义历时三年多,撰写了中国首部杖头木偶制作技艺的专著《杖头木偶制作技艺与传承研究》。“写木偶制作的教材就是想让这门技艺不要失传。不过我认为,木偶制作应该是一门不断变化的学问,要让木偶得到现代人的喜爱。”封保义说。
这次木偶培训班里被讨论最多的就是木偶之“变”:如何运用新材料制作既轻巧又便于操控的木偶,如何引入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编排新剧,如何设计出各类机关让木偶的面部做出更加丰富的表情……
“不可否认,木偶戏经历了低谷,但现在它又以新面貌重新回归了。”戴荣华说。在扬州,《火焰山》《悟空降妖》等新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走进剧院。此外,不少木偶还走出剧场,成为露天表演中的“主角”或者孩子们手中的玩具。
“人们往往把木偶看做傀儡,可我觉得它是有灵魂的。”来自四川木偶剧院的赵庆说。他从事木偶制作已经有17年了,父母也均是木偶剧院职工。赵庆小时候的玩具全都是父亲用废料做成的偶人,这些偶人也成了赵庆的一个个朋友。
在赵庆眼里,父亲对工作的要求十分严苛。“每当父亲完成了作品,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也会笑得那么开心。制作出的木偶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情感的传递者。”赵庆回忆。
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秘书长唐大玉说:“‘偶’的诞生最早是用于殉葬,这也代表了‘偶’就是人的化身,其中寄托了人的喜怒哀乐。如今,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加多元,但木偶依然是一种很好地表达形式。只要有情感和灵魂,木偶和木偶戏就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