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面子光 里子实 票子足
2015-08-12 07:54:14
 

  本报记者 黄喜文  西部开发报记者 罗文福 罗华炳

  漂亮的民居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立;健身广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处处活跃着村民们的身影。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里人开始“洗脚上田”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这是遵义县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的一个掠影。

  遵义县以“精品升级、巩固提升、规模创建、连片发展、纵深推进”为路径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还要“票子”,招招做实,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就像梦一样,一天一个样,太快了!”自从遵义县龙坑镇八里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以来,年近80的退休教师周国林每天雷打不动的要到村里面走走、看看。一年时间,他到底走了多少里程。连他本人也说不清楚。

  看着家门口的工程一天天推进:修路、填坑、挖沟、刷墙、平整广场……周国林心里盘算着开个农家乐,谈起三五年后的美好生活,他说,日子一定“红红火火”!

  面子光

  百姓活得有自信

  一条蜿蜒的河流环绕村庄缓缓流淌,新修整的房屋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干净的庭院、精美的雕花窗,让村民的住房兼顾当地传统习惯还能保持原有的生活习俗。 

  “我们八里在魅力乡村的打造上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不搞大拆大建!农民原来的老房子不动,把路修到村组,把水接通、路灯装好、广场建起来,房前屋后稍微美化一下,保持原有农村特性。”遵义县龙坑镇党委副书记侯登江说。如今,干净平整的柏油路通到各家各户,哪怕是犄角旮旯也见不到一片垃圾的痕迹。

  政府是不是在做“形象工程”?创建之初,有村民疑问。

  党员代表会、小组会、院坝会、家庭会……一次次详谈、一次次考察,村民们心中的理想家园有了答案:要的是升级版的农村,而不是缩小版的城市!

  顾虑打消了,热情高涨了。158户村民主动贷款500余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不到一个月时间,政府部门就为朝阳、台上、后坝、同兴、天井等6个自然村民组修建了通组公路4.5公里、通寨路8.8公里。

  环境整治让老百姓富起来了,村级能力建设也提高了。原来村子没人去,农副产品不值钱,如今人气旺了,到处都是农家乐,农民种养的东西都卖出了好价钱。2014年,八里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元,同比增长6.8%;枫香镇花茂村,通过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62%。

  里子实

  民居成了“摇钱树”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如何让“那些山、那些水”活起来,动起来,最后让老百姓富起来。遵义县一直在探索——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尽最大可能保留地方民俗特色。

  遵义县委副书记陈志永说:“美丽乡村的打造,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护,最核心的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们将改造提升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依托毗邻主城区的优势,发展旅游、采摘、农家乐,因村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为美丽乡村注入持久活力。”

  从遵义市区到八里开车用不了半小时。周末,城里人带着孩子来种菜、摘果,体验农村生活,多好。村民侯登江指着山对面的两幢新楼房对记者说,现在他们寨子里每户人家光租房和开农家乐,每年收入都不少于10万元。在八里社区台上组的文化家园采访,记者碰到刚从福建打工回来的张晓刚,3年没有回家的他看到村里面的变化无不感慨:“现在村里环境这么好,我也不想出去了。”

  一年来,遵义县通过在农村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发掘田园风光、硬化村寨道路,一个个美丽的村庄次第绽放。乐山大坝、洪关孟家寨、鸭溪石溪、平正石头城、芝麻观音寺……一村一景、一村一园,每个美丽乡村都有自己的乡愁记忆。 

  “我们结合各村实际,重点打造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升级版新农村。”遵义县副县长黄东介绍说。遵义县充分尊重差异,结合自然条件、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突出“一幢美丽乡村的民宿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要求,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票子足

  产业撑起一片天

  美丽乡村,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显然也只能是个漂亮的空壳。

  “以前的柏香台,村内房屋破旧、环境脏乱差。”三岔镇村民钟彩梅是从广西嫁过来的“外来媳妇”,记得刚嫁到这里时,看到这样的环境,她后悔莫及。

  如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改造,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柏香台,早已远近闻名,成为遵义县美丽乡村的样板。

  遵义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管当前又顾长远。

  龙坑镇梳池社区引导大户、群众流转土地700亩,建成了无公害蔬菜、辣椒新品(种)推广、草莓提子、花卉苗圃“四大园”;三岔镇柏香台采取“土地流转、大户带动、散户联动”的方式,种植核桃320亩、辣椒200亩、莲藕60亩;龙坪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将提子种植规模发展到4200亩,土地向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加快了机械化生产、统防统治、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进程,提高了当地农业的含金量和竞争力。

  “我家的4亩田全部都流转给园区了,除去人工成本,每年我还多得将近5000元的收入。”村民刘其君算了一笔流转账。

  “我们第一年按每亩800元的流转费,以后每年以3%的递增支付给老百姓的土地租金。我今年打算再发展观光农业,明年等经济宽裕了,我准备再流转更多的土地。”龙坑镇的致富能手毛天福说。

  常年在外打工的刘刚谈起土地流转,打心里赞同。他说,自己一直在外面打工,家里的土地一直是牵挂,到了农忙时必须回来,每年都耽搁不少时间,少挣了很多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土地上的收入没有因外出打工而减少,能安心打工了。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的是,遵义县目前有美丽乡村示范点329个,其中升级版示范点14个,特色版示范点48个,普及型示范点267个。其中参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111643户480066人,参与创建率达51.13%。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贵州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