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应客观看待
记者:如何通过转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韩长赋:近年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局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呈好转趋势,但总体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有加剧态势,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治理。
意见提出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不等于实际“污染量”。以化肥为例,我国农田化肥中35%的氮在当季被作物吸收,剩余大部分被后季作物、农田沟渠、缓冲带、湿地或下级农田陆续消纳利用,最终只有约7%进入水体,真正造成环境污染的量很有限。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很多是可逆的,大部分可以通过农艺措施来吸收消化,比如种芦苇可以净化富营养化水体。
从世界农业发展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阶段。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年代,是很难顾上考虑资源环境问题的。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既要高度重视,下大决心解决,但也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不能脱离实情、过度渲染。
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管”并举
记者:意见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部署。农业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韩长赋:农业部将按照意见要求,坚持产管并举:
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标准化生产,力争5年内全国“菜篮子”主产县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按标生产;强化投入品管控,推进绿色化生产,探索建立高效低毒农药补贴制度,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落实生产者责任,推进规模化生产,率先在合作社、龙头企业推行生产记录台账制度;建立追溯体系,推进品牌化生产,以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开展追溯试点,力争5年内大部分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可追溯。
同时,加强执法监管,实施专项整治,严打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行为,推进综合执法;创新监管模式,推进社会共治,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上一页12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