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当牛角号遇上铜军号
2015-08-10 18:13:39
 

陵水苏维埃政府牛角号

国民党铜军号

陵水苏维埃政府牛角号

  海南有着“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革命史,革命文物是海南文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此次进行的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收藏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两件革命文物尤为引人注目:一件为陵水苏维埃政府的牛角军号,另一件则是陵水革命军缴获的国民党铜军号。

  海南有着“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革命史,革命文物是海南文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此次进行的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收藏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两件曾经“敌对”的革命文物尤为引人注目:一件为陵水苏维埃政府的牛角军号,另一件则是陵水革命军缴获的国民党铜军号。

  陵水苏维埃政府的牛角军号由水牛角制成,通体呈黄褐色,长约25厘米,上部略尖下部呈喇叭口,中空,整体形似弯曲的鸟喙。号身平滑,有少许划痕。吹口为圆筒状,四周略鼓,中钻一小孔,口部稍残。牛角号整体保存较为完整,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鉴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并结合1994年国家文物鉴定组的鉴定结果,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组将其拟定为一级文物,现藏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

  被陵水革命军缴获的国民党铜军号整体铜质,通长45cm,通宽18cm,通高11cm,吹口为喇叭状,中有一小孔。管身中部弯作一圈,喇叭口处破损严重,号把与喇叭口连接处有一国民党党徽标志。经多年岁月磨蚀,号身已由黄色变为青铜色,其文物等级暂未确定。

  从历史中走来的牛角号

  关于最早的牛角号起源于何时的问题,由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时代后期及至铜石并用时代已出土有多件陶质号角,时代最早的一件由陕西华县井家堡村仰韶文化墓葬出土。从造型看,井家堡的这件陶角号就是仿制牛角号制作而成,由此可以推测至少在新石器晚期先民就已可以制作牛角号,但由于其材质不易保存,故而很难保留至今。从民族史的角度看,牛角号是瑶族、黎族、土家族等常见的吹管乐器,所以黎族同胞对它并不陌生。海南地区又是黎族聚集地,陵水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过程中,许多参加战斗的革命军与农军战士包括领导人黄振士等都为黎族。由此看来这件牛角号被作为琼崖革命军队的军号不是一个偶然,这其中应有历史的传承。

  铜质军乐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鸣金收兵”,这里的“金”指的就是铜质乐器。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铜质军号并没有在中国产生,而是西方的舶来品。大体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西方引进军乐队。袁世凯的新军中已设置有军乐队,并利用军号进行操练新兵和举行迎送仪式等,而原来清军的旧式鼓吹乐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后的国民党军队延续了这一传统,军队中使用的一般就是铜质军号,陵水县博物馆陈列的这件铜军号就是国民党军队最为常见的军号形制之一。

  号角声起红旗飘

  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这把牛角号曾作为陵水县苏维埃政府的军号,在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创建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它于1984年由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乐利村村民黎亚武捐交,捐赠者黎亚武的爷爷即是当年苏维埃政府的司号员。在战争年代,牛角号与黎爷爷一起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是革命队伍预警敌人来袭和投入战斗的重要工具,也是见证过琼崖革命史的重要文物。

  牛角号的革命生涯还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历史变革的烈火迅速蔓延,很快燃烧到神州大地最南端的琼崖。根据《陵水县志》的记载,此时的陵水地区经济与文化相对落后,地方反动势力猖獗,当地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这促使几位受过马克思主义洗礼的革命青年回到家乡陵水,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革命组织先后吸纳了黄国仁、王昭夷等地方实力派,后又在陵水县坡村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牛角号因是黎族重要的吹管乐器,革命队伍中黎族同胞又占多数,同时考虑到农军较为贫困的状况,牛角号自然被选作队伍的军号。直至苏维埃建立及许多后续战役中,都可以看到牛角号的身影。

  但反动政府为扑灭革命火种,不久便纠集军队前来攻打坡村根据地。敌人来袭,催人振奋的牛角号声起,自卫军战士们同仇敌忾,很快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

  由于无法回到战争年代,牛角号的主人黎爷爷也早已过世。我们只能从其后人的描述中想象当时的革命场面:八十多年前的某一天,身为陵水农军司号员的黎爷爷手握着这把牛角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吹起。革命前辈们听到号声,前赴后继地攻向敌人的阵营。这把年久的牛角号,已成为琼崖革命军队士气的延续,记录着他们忠贞的革命信仰和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亮剑”精神。

  无独有偶,在今河北西柏坡博物馆中也保存有一件较为知名的牛角号,这便是昔日南方红军游击队用过的牛角军号。可以推测,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可能曾经出现过成百上千只牛角军号。他们在战斗中吹响,见证过历史,背负着一页页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存留至今,而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的这件只是它们中的一个代表。

  躺在牛角号一旁的铜军号

  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中的铜军号就陈列于牛角号的旁边,此号是未建立苏维埃政府之前,革命军队攻打陵水县城时缴获的国民党战利品。经过多次辗转,后因与陵水苏维埃政府的建立颇有渊源,即成为陵水县苏维埃政权旧址即今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中的一件藏品。

  1927年7月中共陵水县委成立后决定乘机武装夺取陵水县城,创建工农政权。在讨逆革命军和农军共同配合下,伴着隆隆进攻的牛角号声,很快拿下县城,并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就是在这次战役中,这把被缴获的国民党铜军号粉墨登场。当时革命队伍中牛角号吹起,战士们伴着进攻的号角冲向敌阵。听到隆隆的牛角号声,心虚的国民党军队仓皇逃走,慌乱中被击毙10余人。丢盔卸甲的国民党司号员情急中将铜质军号丢入陵水河中,后被我军将士捞出。一晃八十余年过去,现在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铜质军号喇叭口处仍残缺不全,即为当年战时被丢弃时损坏。

  但反动力量不甘失败,七天后又集结大量兵力向陵水县城反扑。考虑到要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革命军队决定撤出陵水县城。1927年11月,在中共琼崖特委支持下,陵水县委决定再次攻打县城。在徐成章和黄振士的带领下,革命军队对陵水县城进行了包围。敌人得到消息,弃城而逃。1927年12月16日,牛角号再次吹响了胜利的号角,琼崖地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就此诞生。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海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