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70.2%受访者在朋友圈购买过自制食品
2015-08-10 06:17:00
 原标题:70.2%受访者在朋友圈购买过自制食品

漫画:张建辉

  时下,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朋友圈售卖自己制作的美食。黄毅就是其中一员。打开黄毅的朋友圈,可以看到封面图片写着“小厨姜辣翅尖58元一份,私房藕片18元一份,鸭架子20元一份……”,不定期地,黄毅还会在朋友圈更新配有文字的美食图片,以吸引食客的“刷屏”。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一项调查显示,70.2%的受访者在朋友圈购买过自制食品,类别包含蛋糕甜点(44.7%)、水果生鲜(26.5%)、私房菜(22.0%)、咖啡饮料(18.8%)和其他(4.2%)等。

  夏天的长沙是小龙虾销售的旺季,黄毅发现在朋友圈售卖自制龙虾尾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为此,黄毅辞掉商场的工作,凭着从爷爷那里继承的祖传卤水配方,开始在朋友圈售卖自制虾尾。4月开业的第一天,黄毅就卖了500多元的虾尾。从开业到现在,已有1000多人主动添加他为好友,购买他的自制美食。

  调查显示,仅21.4%的受访者在食用朋友圈自制食品后,出现过轻微不适,50%的受访者没有出现不适,另有28.6%的受访者不清楚。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大三学生李奕悦经常在朋友圈订购食品。在她看来,从熟人那里买入的美食,比实体店的食物要更安全。“朋友圈食品一般都是先预订后做,少了防腐剂。而且不熟悉的人做的食物我一般都不会购买。”她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不适的情况。

  为了消除顾客对于食品质量以及卫生状况的忧虑,黄毅会在微信上不定期发布美食照片以及制作过程的视频。“在实体店的虾尾汤都没人敢去喝,但是我做的虾尾汤有人喝。目前还没有顾客说过我们家的虾尾不新鲜,也从来没有顾客反映吃我们家美食吃出问题的。”黄毅表示,因为不用租店面和雇佣劳动力,所以他将成本都花在对原材料的精挑细选上。

  调查显示,在对待朋友圈自制食品的态度上,43.4%的受访者认为此举是种新型的创业方式,39.2%的受访者担心食品的安全性,32.2%的受访者认为食品质量依靠售卖者的“良心”和“自律”,28.7%的受访者认为朋友圈购买食物更便捷,28.2%的受访者只相信熟识的朋友做的食品。

  黄毅坦言自己确实没有营业执照以及卫生许可证。“如果觉得不放心,随时欢迎上门参观卫生状况和制作过程”,他表示如果真的发生食品安全的事故,也会积极配合调查,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0.5%,90后占31.0%,80后占47.6%,70后占14.8%,60后及以上人群占6.1%。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