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大学生边城“结对子”
2015-08-07 01:12:46
 

  7月22日上午,珲春市河南街道办事处会议室里欢声笑语。这里正在举行“青年志愿边疆行”志愿者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10余名大学生分别和服务对象握手、合影——本次活动的支教人员将采取“一带一”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说起河南街道组织的“青年志愿边疆行”活动,源于该街道2009年创建的“三点半课堂”活动。街道考虑到辖区内中小学生放学比较早,家长还没下班,就把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3点半到6点之间。就是这个课堂,为青年志愿者搭建了服务平台。

  第一个报名参加河南街道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活动的是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2009界毕业生姜琳。姜琳是土生土长的珲春人,学有所成重返故里,积极投身于支教活动中,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力量。可街道的孩子很多,自己的力量毕竟单薄,姜琳便与母校沟通,请来了她的师弟、师妹们,于是就有了这次“青年志愿边疆行”。

  患有先天性脑瘫的郎思源,由于行动不便,无法来到现场。大三学生朱立贺在街道干部的陪同下,来到思源家里。思源看到大学生来了,脸上洋溢着笑容。思源的母亲秦丽红说:“8岁时思源在特殊教育学校上学,10岁时去北京进行康复治疗,之后就辍学在家。思源特别爱学习,但是每天只能在网上学习小学课程。朱立贺的到来,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和喜悦。”朱立贺信心满满地说:“我每天会制定出高效的辅导方案,让思源在短期内就有进步。”

  据了解,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此次选派了优秀大学生,利用街道及社区提供的教室,为这里的贫困家庭、留守儿童进行义务辅导。

  河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代述君说:“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街道‘三点半课堂’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涌现出了姜琳、刘津辰等多名优秀志愿者代表。现在的‘三点半课堂’正日趋成熟,为河南街的和谐建设作出了贡献。”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吉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