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从“九龙治水”到“一条龙监管”
——山东冠县全程综合执法破解食药品安监难题
新华网济南8月2日电(记者王志)“九龙治水”、推诿扯皮”,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长期以来的弊端。山东省冠县打破旧有监管体制,从2010年起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模式,将过去分散在十余个部门的执法力量有效整合,实现对生产、流通、餐饮等各环节的全程执法,走出一条健全食药公共安全体系的新路子。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的冠县,曾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私屠滥宰、制售伪劣食品等现象一度比较严重。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具有相关职能的部门有11个,但‘各自为战’、衔接不畅,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互‘踢皮球’、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冠县县委书记牟桂禄道出了“九龙治水”却治不好“水”的体制尴尬。
以猪肉为例,猪的饲养运输由畜牧部门监管,猪的屠宰由商务部门监管,猪肉制品加工由质监部门监管,猪肉的销售由工商部门监管,进入饭店、食堂等餐饮环节的猪肉制品由食药监部门负责。一块猪肉出了问题,好像谁都有责任,但谁也没有权力彻底查处,导致“谁都管、谁都管不好”。
2010年7月,冠县正式组建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执法大队,整合食药监、工商、质监、卫生、商务、畜牧、公安等11个职能部门的执法权,由县政府和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统一调度管理,并组成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36人专职联合执法队,集中办公、统一行动。
“联合执法大队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实行全程执法,管不好就是失职,逼着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对每个案子一查到底。”冠县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曲泽根说。
辛集镇一个村庄曾是病死畜禽加工“专业村”,有村民收购病死猪头后加工成“五香猪头”,对外出售牟取暴利。此前,多个部门分别进行过整治,但治标不治本。联合执法大队查清整个涉案链条后,端掉全部制售窝点和加工设备,彻底消除了隐患。
冠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联合执法大队常务副大队长周学甫说,如今11个部门依托联合执法大队形成“圆桌会议”,公开议事、相互监督,从现场检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下达执行,全过程高效透明。同时,将各行政部门与公安民警“混编”办案,强化了执法,一般性案件当天可办结。
联合执法大队还改变过去一线执法人员主要靠眼观、手摸的单一手段,投资40余万元购入30多个品种的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对蔬菜农残等每半月抽检一次,并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现场抽检。去年以来,共完成3.3万多批次抽检,让问题食品无处遁形。
冠县还在19个乡镇、街道办等全部设立食药监管所,每所配备3人,对全县760个村、6900多个食药经营场所实行网格化监管。县城范围内餐饮证办证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95%,小食品店办证率由35%提高到98%。
5年来,联合执法大队共查处经济处罚案件156起,责令改正案件130起,刑事、治安拘留11人,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改善了,不仅吸引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地20多个市县前来冠县“取经”,周边县市区甚至京津晋等地采购商纷纷到这里购买瓜果、牛羊肉。
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村民沙宗强开办一个鲜肉冷库,最多时一天卖了上千只羊。沙宗强说:“货出得这么快,凭啥?就因为我们的肉能保证安全,北京、太原不少客商都慕名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