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饶力文 陶一萍 罗争光)23日,2015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高峰论坛暨“网络与未来社会研究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作为主办方代表的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表示,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处于急速的变革之中,无论你接受与否,科技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涌向前。人类社会正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左右,而这张网就是“互联网”。
廖祥忠首创性地提出了“网络未来学”,提倡使用互联网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何为“网络未来学”?在回顾近年的学术研究时,廖祥忠表示,现在人类社会就像坐在一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车厢里,多数人都在悠闲地品着咖啡,惬意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这辆列车已经失控,没有引擎可以制动,更没有人知道它会驶向何方。美好与危机共存,正是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如何研究失控制动器,成为了人类社会、学术研究的真正难题。
“网络未来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在1943年创立了“未来学”,通过研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动态来探讨选择、控制甚至改变或创造未来。“网络未来学”则是通过大数据等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手段,来探寻互联网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影响。可见,“网络未来学”并不是空想,而是有技术支撑的学术创见,并且和人类的未来生活息息相关。
正是基于“网络未来学”的研究,才推动了今天“网络与未来社会研究中心”的成立。该中心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研究机构和政府智库,力求创造互联网行业重要的政产学研转换平台,努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思想库、人才库、产品库。
廖祥忠认为,中国人喜欢总结过去,但现在更应该将目光投向未来。在互联网以风雨云雷之势变化的当下,正是我们以一世之智勇,开万世之太平之时。通过“网络未来学”的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预测未来、选择未来,甚至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