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7月18日电(记者孙飞)已经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表演了6年的街头艺术家骆宏俊,将一本红彤彤的“深圳市民中心广场街头艺人证”,摆在最醒目的位置。
近期,像他这样的深圳福田区街头艺人,开始实施持证上岗。“从昔日的‘游击队’,变成今天的‘正规军’,我见证了深圳街头艺人从‘地下’走到‘地上’的过程,我们也演得更起劲儿了!”骆宏俊说。
“以天为幕,以地为家”的街头艺术表演,长期以来成为城市文化管理的难点。如何在包容多元文化发展、活跃城市艺术生态的前提下,让街头艺术更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得益彰,是曾经困扰许多城市的管理难题。
深圳中心书城两侧的市民中心广场是街头艺人的主要“阵地”,街头艺人的演奏或演唱、创意手工艺、街头书画等纷纷在此“驻扎”。
虽然这种草根特征的街头艺术,已成为深圳中心城区的重要人文景观,但也带来了管理的烦恼——竞相使用大功率音响,声乐表演变为噪音扰民;先占先得,争抢地盘纠纷不断;鱼龙混杂,艺术水准良莠不齐;流浪乞讨汇聚遣散难。依靠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由于缺少政策及法律支撑,很难对症解决这种愈演愈烈的乱象。
经过多方调研,深圳福田区以街头艺人管理为突破口,推动文化改革创新。2014年,福田区演艺协会发起建立“深圳街头演艺联盟”,700多位街头艺人积极入会;2015年4月1日,福田区对市民中心广场的街头艺人试行“划定区域、固定位置、抽签派号”的管理模式;近期,福田区正式实施街头艺人凭证上岗。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吕元礼表示,福田区街头艺人管理模式达到了多赢效果,市民中心广场公共文化的管理从此进入规范化轨道,街头艺人有了全方位展示才艺的开放空间,广大市民有了零距离欣赏艺术的公共平台,群众有了喜闻乐见的才艺舞台、艺术夜市和休闲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