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爱神玫瑰”、“白香蕉”今夏走进百姓家
2015-07-14 04:29:07
 

  本报记者 祁梦竹

  时下,葡萄逐渐进入上市时间。吃惯了玫瑰香、巨峰这些常见品种,想换换鲜儿可不容易,市面上卖的老是这几样,像爱神玫瑰、白香蕉等优质葡萄品种,几乎难觅踪迹。但今夏,这些优质品种也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张采路西侧,三间房村里,有一片占地达600亩的葡萄园,这里种植着50余个葡萄新品种,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些优质葡萄,比如爱神玫瑰、白香蕉、亚历山大等品种,虽然在口感、味道等方面比较优秀,但是存在如产量小、易得病虫害等问题,对种植技术要求很高,所以以前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量产。”中兴万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谢强告诉记者。

  但在张家湾镇三间房村,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600亩地的葡萄园,如今南片的100多亩今年首次成熟上市,种植的都是从科研院所引进的最优质品种,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我们请来了全国最顶尖的葡萄专家作为顾问团队,采用的都是目前最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谢强说。

  要想让那些难见的品种实现量产,可不是容易事。

  “没种葡萄先养地。”谢强告诉记者,这片地过去种植的是粮食作物,地的肥力不够,工人们就往地里施灌有机肥,“1亩地要分批用10吨有机肥,给土地活力,才能种出好葡萄。”

  不仅要把地养肥,还要转变传统的葡萄种植方式。

  “你看很多地方的葡萄园,都没有杂草。但我们这里在葡萄架下自然长草,到一定长度后我们会割掉一部分,覆盖在土上,一方面它会自然分解成有机肥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持土壤水分。”谢强说。

  一改寻常大棚的规格,这里的大棚挑高都是4米多,宽度达11米,虽然建设成本高了一倍多,但是宽阔的空间,更利于葡萄藤的舒展,结出的果实品质更好。

  为了让这些优质品种实现优产,这处葡萄园进行了标准化模式进行生产,“从发芽到整花,再到疏果、套袋,最后采摘,都是标准化生产,为的就是果品从外观到内在品质,都实现高质量。”谢强说。

  要高质量,不要高产量。“产量大的不一定品质好,”谢强带着记者走进葡萄大棚,现在如爱神玫瑰、早玛瑙等早熟品种已经成熟,挂在藤上,紫红紫红的很是好看,“看这些葡萄串,与市场中的不同,不是密密麻麻的一大团,而是每个葡萄粒之间都有空隙,这样才能保证每颗葡萄的透气和光照。”但这样细致的种植流程,需要工人们一串一串地去修剪,“我们的种植工人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

  在这里,葡萄也不再是一棵架、一棵架的,而是用了不同的H型、T型、Y型等架式,“我们会根据不同品种的不同技术要求进行种植,这样新的架式有利于葡萄的生长。”谢强说,而且这里的葡萄采用的是稀植模式,“根据土壤肥力测算葡萄负载量,保证每棵葡萄藤都能获取足够养分。”

  引入优质品种、开展标准化生产,葡萄的品质得到了保障。“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药,果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从外形、果粒、整齐性、颜色等外观品质,到含糖量、总酸、风味等内在品质来说,都达到国内最优品质。”该公司总经理刘跃说。

  新品种今年实现了大丰收,从7月中旬开始陆续上市,晚熟品种会一直持续到11月,“还没上市就吸引了浙江、江苏、湖南等各地商户前来采购,”刘跃说,“从明年开始,我们的种植面积会进一步扩大,产量也会逐渐增加,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三间房村的葡萄园,养好土、用好水、选好苗,不用化肥农药,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的管理方式提高葡萄质量,将科研院所的新品种量产,将种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到、安全优质的新鲜果品。


编辑:小微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