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安徽亳州:网上审批撬动行政改革 “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腿
2015-07-13 17:26:00
 原标题:安徽亳州:网上审批撬动行政改革 “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腿

  新华网合肥7月13日电(记者杨玉华、陈尚营)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蒋李新村的王振常年在外打工,最近为了办理“二胎证”专门请假回家,本以为把证办下来总得个把月时间,甚至还专门揣了几包烟打算找村干部“通融通融”。可没想到的是,当他把身份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交给村干部后,村干部立即在网上开始帮他现场申办,只用了短短二十来分钟,申报即已办妥。

  亳州市实行网上审批,把市、县两级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布上网,市政府将全市原有的9341项政府权力,通过下放、取消、转移等方式精简到2878项,并将这些审批中能在网上办理的,以及派生出的为民服务类事项共3307项全部“搬”到网上,不仅详细列出各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同时打造网上为民办事新平台,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审批服务不见面、办理流程全公开、服务质量可追溯的新局面。

  记者看到,负责帮助王振代办网上申请的大学生村官李景龙点击网页进入“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谯城厅”,在“区计生委”一栏选择二胎生育证办理,即进入办理页面。李景龙说,如果群众自己会操作电脑,只要注册实名账号后即可足不出户申请办理。按照规定,只要镇、区两级审核符合条件,48小时后,政府就会通过快递免费把二胎生育证送到王振手上。

  记者了解到,亳州每年约有近200万人和王振一样外出务工,往往为了办理各类证件往返数千公里,花费数百元甚至数千元。自从实行网上审批为民办事后,这样的“千里办证”现象越来越少。

  谯城区马元社区居民李阳说,百姓意见最大的就是政府部门的干部“官老爷”作风,现在实行网上审批,不用进政府门、不用看干部脸,事情就办成了,方便了百姓办事。

  为解决群众“跑多个门、找多个人、办一件事”的问题,亳州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把群众需求最多、最迫切的服务“物理集中”;2007年又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由各级代理员以无偿代理的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各类代办服务,让群众跑腿变干部跑腿。

  “从群众跑腿到干部跑腿,再到如今的‘数据跑腿’,是政府新形势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说,网上晒出权责清单、公开为民服务,真正实现了权力晒在阳光下。百姓不仅可在网上对办事环节和流程“一览无余”,而且网上的信息留痕和预设的电子监察,也把行政权力关进了“数据笼子”,实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全程可视、可控、可查、可纠,让推诿塞责、违规操作没了空间。

  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组织委员贾伟说:“过去农民找干部办事至少都要带盒烟,不然张不了口。现在百姓办事不用再求干部,干部也少了吃拿卡要、推诿的懒政、惰政空间。”

  亳州市市长汪一光说:“推行网上审批为民办事,是一次对政府权力的“大起底”和“大清理”,倒逼政府部门强化权责观和群众观。”

  实行网上审批和为民服务后,原来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85名工作人员,全部撤回原单位充实一线工作,盘活了机关存量的编制资源,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不仅如此,政府的行政成本也大大降低,据测算,网上办事大厅平均每个证件可节约社会成本60元左右,仅该市谯城区的计生证件一项,每年就可节约社会成本90万元。

  三农专家、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奇认为,亳州探索基层服务型政府之路,其公开了政府权与责的底数,建立了没有扯皮推诿的制度体系,走出了群众办事门难进、事难办的困境,设置了杜绝滋生腐败的屏障,找到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方。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