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自办家庭图书馆乡村教师家庭获评全国最美
2015-06-30 15:23:08
 

杜德建一家正在打扫家庭图书馆

杜德建一家正在打扫家庭图书馆

  家道淳风,杏坛丝雨。园丁三代情相许。春蚕作茧烛燃烧,爱心撑起同舟渡。

  甘耐清贫,何愁辛苦。灌红培绿耕千亩。满园桃李富无边,阳光事业温馨路。

  ……

  6月9日,由中宣部、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现场,杜德建作为我省唯一一家受表彰的家庭,还接受了中国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赠予的致敬辞和楹联。

  杜德建是永济市卿头中心校教师,他和妻子艰苦奋斗创办“家庭图书馆”、引导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事迹,曾震撼无数人的心,更触动了家人的心。儿子、儿媳受父母影响,也加入了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这个朴实的家庭,在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后,又被中宣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6月11日,记者走近杜德建一家,探访这个最美家庭的故事。

  A 一家三口教书育人在村里无人不知

  6月11日一早,记者驱车赶往位于运城永济市张坊村,盛夏的晋南,一派丰收的景象,路边成片的金黄麦浪一掠而过。

  弯弯转转一个回合后,终于找到了张坊村,记者停车向坐在路边乘凉的村民打问,一提起“杜德建”的名字,老乡们纷纷抢着指路带路。

  顺着老乡的指引,转过了几条小巷后,一个废弃的幼儿园内,杜德建推门出来,“我正说去村口接你,怕你找不到。”杜德建走上前,“家里正盖房,就先搬到这里住了。”说着杜德建带记者走进他的“客厅”,同样也是他和爱人的卧室。十几平米的小屋内,一张木床占据了一半。一台“大脑袋”彩电放在进门的角上,一张老旧办公桌上摆满了由全国、省、市、县颁发的“最美家庭”奖牌。

  “杜老师一家,是我们村有名的模范家庭。他们一家五口人,有三个人是老师。”说起杜德建,村里人没一个不认识的,他们已成为村里有名的“教育之家”。自1981年起从教,30多年来,杜德建挣着民办教师(1999年转正)的低微工资,干着超负荷的繁重工作。他当校长,家里活、地里活从来不管,老人、孩子很少照顾,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家。他管理学校、代课、办报、培训、回信,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有时连和老人说会儿话的时间都没有。

  受杜德建的影响,儿子杜晓波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育事业,现在运城财经学院任教。“其实儿子完全可以找个比教学既轻松又挣钱的工作。”杜德建说,儿子曾留学乌克兰,但受到父亲影响,他坚定地选择了教育行业。“晓波在运城教学,离家远,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且大家都知道,在大学里,代课相对于行政工作来说,是比较清闲的,但是他就是要选择行政工作,而且还主动提出兼课。”杜德建自豪地说,“别看他才工作一年,但是学校领导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说完儿子,杜德建又开始表扬儿媳王军萍。“儿媳妇也是我们这出了名的好老师。”杜德建告诉记者,王军萍从2011年10月起被当地市教育局聘为公办教师后,就一直在韩阳中学任数学老师,她所带的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家里出了三个为教育献身的人,成了全村羡慕的对象,但这些却不是让杜德建最骄傲的事情,因为在他的心里,“家庭图书馆”才是他一生追求的梦想。

  B 自费创建家庭图书馆,被誉为“精神文明传播者”

  从杜德建的“客厅”出来,走到最后一排平房的后面,一个木门上挂着“家庭图书馆”的牌匾。在门口紧靠着墙边摆放着杜德建从图书馆创建至今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十大杰出青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楷模、精神文明传播者……足有三十多块。“还有很多锦旗之类的,搬家的时候都收起来了”张德建说,这是他最珍贵的荣誉。

  1979年,杜德建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养育他的黄土地上。当时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沉积了多年的农民生产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但因科技知识的匮乏,错用农药,滥施化肥,方法陈旧又使他们备受煎熬。还有封建迷信、邪风陋俗也常困扰着人们。“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帮助大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杜德建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便下定决心要在家乡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农民自己的知识殿堂—家庭图书馆。“当时我家也不富裕,父母年迈多病,弟弟正在上学,祖辈留下的房屋勉强够全家居住。”回忆起图书馆创办初期,杜德建有些哽咽,“那个时候,连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我就和父母、未婚妻商量,把准备结婚用的房子腾出来作了书屋,我的家人见说不动我,没办法,为了给我腾屋,我父母都搬进了一间多年没人住的老旧的屋里,还把厨房建在了屋檐下。”房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没有摆放书的地方,杜德建就开始在屋子里面砖垒板搭,自制了几个书架,并将全家仅有的一张方桌、四条长凳搬来充当座椅。

  就这样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基本备全,可是买书的资金又出现问题了。为了筹得资金,在1980年的夏天,杜德建卖起了冰棍,每天早上去距家40多里的县城带冰棍,卖一天,深夜赶回。烈日烤,腿脚疼,难受了两个多月,一共挣了136元。夏天过去了,他又做起礼炮的生意,“做那东西要烧木炭,一个冬天下来,我就跟从非洲回来的一样,人成了黑人,家里成了黑屋,就这么折腾下来,又挣了210元。”

  杜德建的父母看到儿子的同龄人都成家立业,而自己儿子为办图书馆越来越瘦,越变越黑,担心未过门的媳妇变卦,最后决定,把几十年从牙缝里挤出来的800元钱统统交给儿子,去维修房屋和置办结婚用品,可是没想到的是,杜德建除了用300元简单装修结婚用房外,把大头全用在购书订报上。姐姐怕他结婚寒酸,把准备给上中学的外甥买自行车的300元钱塞进他的手里,他又把它挪用在书屋建设上。为此,母亲说他是“憨娃娃”,亲戚骂他是“败家子”,他们以为德建中了邪,心里企盼他能改“邪”归正。但是杜德建心里有一块明镜,认准了的事,就要干出个名堂。就这样图书馆在艰难困苦中终于诞生了,1981年元月1日便是它的生日,从那以后,大家都称他是“精神文明传播者”。

  C 图书馆开放初期遭冷落,他买电视机招揽人气

  “家庭图书馆建得不容易,经营就更不容易了。”杜德建说,为了丰富藏书内容,他上北京,下西安,跑郑州,每次出门都是冬天住候车室,夏天宿街道旁,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凉水。“有一次,我去石家庄买书,晚上睡在车站广场,钱被偷,我实在不甘心空手而归,就在石家庄市郊的一个建筑工地软磨硬泡当起了水泥搬运工。”杜德建说,当时石家庄气温高达38摄氏度,就在那个被人称作“北方火炉”的地方,一连干了十一天,最后用自己的血汗钱全买了书。

  不仅如此,在图书馆开放初期,由于受“种地凭经验,致富碰运气”观念的影响,有的人出于好奇,转一圈就不再光顾,有的觉得内容不够刺激,看上几页就拔腿走人,看书人不多,风言风语到不少。“那会儿,村里老人小伙都说我,办图书馆还不如办商店,辛辛苦苦不挣钱,还得东奔西跑地自己花钱买书。还有的年轻人老思想改不掉,觉得农民就是农民,种好地就行了,不用想能干出什么大事业”杜德建说,那个时候,就连刚过门的妻子也满是怨气。“本来就是么,你说结婚前,你说你没钱,给我准备的家具是咱妈过门时用的柜子,连个立柜也没做,结果办起图书馆你倒是有钱了。”听到老伴说自己,坐在一旁的妻子刘聪玲笑嘻嘻地“斥责”道。

  面对这些,杜德建没有泄气,“我就不相信我图书馆的潜在价值不能发挥。”之后,杜德建开始把报纸送到群众家里,给大伙讲科技的威力;深入田间地头,告诉群众棉枝枯萎,麦秆倒伏的原因,让群众明白不懂科学的危害。他还针对青年人爱扎堆,喜欢玩的特点,请人做了一张台球桌,找熟人组装了一台电视机,冷落的书屋渐渐地热闹起来。杜德建又趁热打铁,规定“借一带一”,凡借走一本书,还时必须带来一个人。久而久之,来看书报的人由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人,不大的宅院几乎每天都挤满了人。图书馆渐渐成了群众工余饭后的学习园地,节假日的娱乐场所,农闲时的科技研究所,走向小康的“丰收设计室”。

  说起现在家庭图书馆的规模,杜德建一脸的骄傲。“从图书馆建起开始,我每年都坚持自费订阅3000多元各种报刊上百种。1980年至1990年期间,全国各省的农民报、科技报、青年报、法制报我全部都订阅。”1990年之后,报刊价格一路牛气,不断上涨,他忍痛割爱减了一部分,但是像《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等58种报纸,《半月谈》《农村大世界》等13种杂志他还是坚持订阅。现在,图书馆共有报纸960多种,期刊328种,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等各类书籍3.2万册,报刊书籍总价值达16万元。家里9间房子,6间被书报占满,依旧坚持常年免费为群众开放。还被中央新闻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家农民家庭图书馆”。

  如今,家庭图书馆不仅丰富了全村人的文化生活,还吸引了十里八乡的读书爱好者,有时还有外县市的人前来。“今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也是受我的家庭图书馆的影响,其实,我没有什么‘美’的,我只是想让乡亲们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杜德建说。(路丽虹 张书玮)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山西晚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