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山东菏泽市曹县大集乡采访时,遇到了很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2010年以前,在这个地势偏僻、经济落后的乡镇,绝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村里很少能见到年轻人。几年前,大集乡有人开了一家销售影楼用背景布的网店,获益可观。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打工者都走上了返乡创业之路。
我在采访中得到的一个数据是:仅2013年,大集乡就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在最近四五年间,有两个村的外出劳力全部返乡,而且百分之八九十都在“淘宝”“天猫”上开了网店。许多原来跑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务工的打工仔,现在常年雇用的本地人员多达五六十人。
在过去,一些农村青年也有创业的想法,但不得不为缺资金、缺技术、缺场地、缺人脉而发愁。但是,互联网的加入,使得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大集乡正在发生的事,无疑就是“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范例。
据一些创业者说,他们在接到表演服饰订单之后,一般直接找别人的加工厂或者农村裁缝代加工,资金、场地、技术等问题迎刃而解;有了网络,他们只要坐在家里敲击键盘,就能直接和任何一个地方的客户直接洽谈生意。在互联网时代,区位的优劣、营销方式和营销技巧差别,都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也不再具有决定性意义了。对于依托网络的创业来说,作用日益突显的是诚信等核心价值。
以前很多农民工背起行囊,去四处闯荡,为的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因为老家没有发财致富的机会,很多人在异乡从身强力壮打拼到年老体弱,依然不能停下来,不能回到家乡安享晚年。但在今天,互联网大大降低了包括农民工在内所有人群的创业门槛,创造了空前公平的竞争机会,这才真正使他们更加接近梦想。
“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返乡创业者正紧跟新技术革命浪潮,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正如大集乡党委政府在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中所说:“我们将不在异乡的城市彷徨,家乡已张开无私的双臂为我们打开一扇创业的大门。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节拍,坐在家里,敲打着键盘,奏响青春创业的乐章。”
目前,我国有2亿多进城务工农民,他们的主体是青壮年劳力。激发这些人的创业热情、扫清创业障碍,对于促就业、增收入,实现城乡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推出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多项政策措施。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期待更多地方像大集乡一样出现返乡创业潮。丁锡国(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