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马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扣住马。孔子派子贡去要,无功而还。有个仆人主动请缨,见了农夫说:“你不在东海种地,我不在西海种地,都在这一块,我的马能不吃你的庄稼吗?”农夫听了,解开缰绳还了马。
想起《吕氏春秋》上这个故事,是因为笔者遇到一件事。坐公交车,一位老先生与司机闹起来,原因是老先生反复问路,司机都回答了,他却没听见,就认定司机不好。还是俺报社一同事素质高,讲清误解,指点路线,劝他别生气,安慰着扶他到座位上。可老先生非要把理拗到自个手里,又跳起来。同事拉他不住。一女士就愤怒地喝令他坐下,说,一车人都有事,不能因你耽误了,司机正开车,你干扰司机,一车人都不安全。慑于威势,老先生不再骚扰司机。
两件事都有点“对啥人说啥话”的意味,但细想却不是。子贡是大忽悠的祖宗,曾靠一张嘴,存鲁、乱齐、灭吴、强晋、霸越,可怎么就说服不了农夫呢?同事理讲得明白,态度既文明又礼貌,可怎么就劝不住老先生呢?关键在于,有些人总是攥着自个的一面理,去要求别人,却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大家的利益。那农夫和这老先生都是如此,而后来之所以慑服,是被看到固执下去的坏处。孔子仆人的话暗含个契约,咱们住得近,难免牙碰舌头,遇到事别人也会这样做。而公交车上那位女士的话,则是以一车人的感受,指斥老先生的偏执。
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摩擦,激化到互相伤害,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事人只讲自个的理,拿自个的理要求别人,却不想别人的理,不想社会的理。孔子有句话说得好:“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诸己的多了,互相伤害的事就少了。⑧7(吕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