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中国观众追捧3D是一种符号消费
2015-06-15 05:24:00
 原标题:中国观众追捧3D是一种符号消费

左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调查发现,43.0%的受访者感觉很多3D电影名不副实,67.4%的受访者指出国产假3D电影糊弄观众。是什么导致了3D电影“乱象”?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左衡看来,这与国内明显的“3D热”有关。市场需要3D、以3D为时尚,制片方就大量生产3D电影。有时候,导演和摄影师在拍电影时根本没想要拍3D,后期却强行由2D转成了3D,电影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但这样的电影还是屡见不鲜。

  中国青年报:3D电影的出现是历史必然吗?

  左衡:3D电影是时代的反映。我们现在正向娱乐化、感官化、低智能的方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超符码化”的时代,也就是说,人们已经不知道怎么创造新的符码了。在创造力的低谷里,只能用技术来博取眼球,呈现数量上的奇观。互联网、文学、艺术都是这样,电影是被裹挟在其中的。

  把历史拉开来看,你会发现,人类一次次地经历着创造力的枯竭和飞越。一个东西发展成熟后,就会被新的形式、新的载体取代。比方说,诗歌发展到大成后出现了词。古典绘画艺术经过长期发展,到印象派那里有了大突破。电影也是这样。打个比方,3D电影就像是艺术史上的洛可可风格,那是一种强调极度繁复、夸张的艺术。4D电影也类似,坐凳的摇晃、喷烟、喷雾、喷香,都是在刺激你的感官、释放你的欲望。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历史是循环往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的。说不定过段时间,一场返璞归真的运动又出现了呢?

  当然也有人说,历史是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或许我们可以认为,电影艺术发展到3D、4D,又来到了一个临界点上,要实现突破必然要依靠一种新的力量。至于这新的力量是什么,我不清楚。未来真的难以想象。

  中国青年报:应该如何看待3D电影趋势?

  左衡:中国的3D电影市场固然具有上述的时代特色,但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我认为,当前的3D电影乱象,与国内明显的“3D热”有关。

  在欧美,人们只是偶尔观看3D电影。但在中国,3D电影却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院的排片名单中。这当然是因为市场规律的作用——市场需要3D、以3D为时尚,制片方就大量生产3D电影。有时候,导演和摄影师在拍电影时根本没想要拍3D,后期却强行由2D转成了3D。由2D转成3D,电影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但这样的电影还是屡见不鲜。

  中国青年报:中国观众为什么喜欢看3D呢?

  左衡:因为人们消费的是一种仪式感。打个比方,改革开放那会儿,允许穿西装了,人们干什么都穿西装。看电影也是一样。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符号载体进入中国,近些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面对新鲜事物,人们表现出对符号的消费热情是可以理解的,这都跟当下的时代背景相关。

  虽然产生了一些泡沫,但是,人们也渐渐开始关注电影、学着欣赏电影,这是好事。欧洲人也用了很长时间来学习看电影,相比之下,中国观众的成长是很快的,所以不用着急。

  不过,对于3D电影乱象也不应采取放任的态度。我认为,行业协会的力量应当凸显出来。行业协会应出台技术标准和规范,培养良好的公信力。有了这一力量的加入,市场自然就会形成约束机制,遏制“伪3D”的出现。

  中国青年报:3D电影会成为主流吗?

  左衡:就3D电影这一形式而言,我认为不会成为主流。一方面,在裸眼3D技术成熟之前,3D电影的观影舒适度是不够的,因为你总是需要戴着一副眼镜,有“异物感”。另一方面,我认为2D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会退出市场。基本的道理就是“距离产生美”。如果银幕形象太接近真实了,观众反而会拒绝。当我观看一部艺术片时,我宁可远远地注视银幕。如果非要把一个艺术片拍成3D大片,那就好比用相声的方式去朗诵《诗经》,就是一盘暗黑料理。所以,技术是艺术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技术可以让艺术变得更好,但技术跟艺术还是存在界线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