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6月11日电(记者桂娟)携带着30多年来收藏的汉画像砖拓片精品,已过花甲之年的河南籍收藏家张新宽日前在郑州举办“崇汉轩藏汉画像砖精拓展”,为家乡父老打开了一部绣像汉代“百科全书”。徜徉在汉砖墨影之间,瑰丽壮阔的汉代历史图景扑面而来。
30多年来,张新宽利用业余时间,抢救收藏了近万件汉画像砖,涉及河南、四川、江苏、陕西、山西、山东等中国汉画像主要产地,所藏汉画像砖目前在中国汉画领域数量最多、精品最多、品种最全、地域最广。
张新宽的藏品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和中国之最,如最早的墓碑始祖,最早的双头凤凰形象、最早的门神形象、最早的棋类六博、最早的中国结、最早用于军事的气象台、最早记载中国农村生活的农耕图……此外,像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泗水捞鼎、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也浮现在画像砖上。
汉画被学术界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汉代人将建筑用的砖石作为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载体,当时的生产生活、科技建筑、文化娱乐、军事体育、风俗信仰等均记载其上,留下了一部用图像记载的中国汉代史,具有极高的艺术、考古和文化研究价值。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指出,假如把汉代石刻画像有机地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张新宽与汉画像砖的结缘纯属偶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河南工作时,所在单位在帮助驻地修公路时,无意中发现当地老百姓将一堆青色大砖砸碎了铺路垫坑。
看到块块青砖上都有精美的图案,他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砖,砸了实在可惜,就用几车石子跟村民交换,抢救下来了18块完整的画像砖。
有图案的青砖引起了张新宽的注意。他发现,乡下老百姓用这种砖砌猪圈、建牛栏、垒院墙,当凳子坐、当餐桌用,甚至草堆粪坑里也有不少。咨询文物专家后,张新宽得知,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珍宝,一旦毁坏了就永远消失了。自此,他开始了抢救性收藏、保护和研究汉画像砖的行动。
“只买不研究,是采购员;只藏不研究,是保管员;又藏又研究又弘扬,才是收藏家。”张新宽立志穷其一生,致力于汉画像砖的保护、研究和弘扬。
他定下了三不原则:一块不卖、一块不送人、一块不交换,所有藏品将属于社会。为此,夫妻两人几乎耗尽终身积蓄。
张新宽认为,两汉统一天下426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汉人、汉族、汉字、汉服由此得到认同并源源流长。为了让博大精深的汉文化被更多的人知晓,张新宽在青岛租用一处几乎废弃的庭院,于2007年建起了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并免费对社会开放。
一开始,博物馆无人问津、门可罗雀,张新宽就摆起饭桌,请人来看。后来人们不请自来,参观人数逐年上升,目前每年都有6万多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也被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社会课堂”。
一大批流散民间岌岌可危的珍贵文物得以保护,张新宽的收藏让文物专家感到吃惊。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这些收藏就是一部汉代的百科全书,使我们对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当时的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等产生了新的认识。”
“张新宽的收藏种类全、质量高,成规模、成系列,全面反映汉画像砖艺术,将引领中国汉画的收藏。”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先生这样评价。
不过,张新宽夫妇担忧的是,随着收藏日丰,不少花巨资买来的藏品无处安置,只好放到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由于缺乏自身造血能力,博物馆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
博物馆展厅当年是用彩钢板瓦搭起来的,夏天一晒就透。张新宽的妻子杨敏说,汉砖的保存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夏潮、冬冻,极易使汉砖受到损害,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心疼。
“我做梦都在想,如何使汉砖有一个安全的存放和展出环境,让咱们民族的宝贝得到善待和保护。”杨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