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洋
“这些汉画像砖记录着华夏文明的历史,凝结着祖先的智慧,把它们保护好、弘扬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6月8日,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馆长杨敏在省美术馆凝视着正在被悬挂起来的汉画像砖拓片,充满感情地对记者说。
6月10日至28日,由省美术馆、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举办的“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将在省美术馆开展。这是河南籍军旅收藏家张新宽和夫人杨敏苦心经营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近10年来,首次带着所藏珍品回乡省亲。
拯救的不仅仅是碎砖
上世纪80年代初,在荥阳工作的张新宽偶然见到当地百姓用带有花纹的碎砖铺路,凭直觉他认为这些砖石不普通,就挑选了几块带到省文物局鉴定,果然是汉画像砖,随即他以个人之力展开抢救和收藏。
杨敏回忆,当时很多汉画像砖分布在猪圈、牛棚、茅厕中,丈夫张新宽挨家挨户寻找。尽管当时他们并不富裕,但还是省下生活费用于收藏。杨敏说:“汉画像砖记载着汉代历史文化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具有艺术价值、考古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宝贝。我们有责任将这些砖石保存下来。”
目前夫妇二人已有藏品近1万件,从收藏数量、精品规模和藏品覆盖地域等方面来看在国内汉画像砖收藏界都首屈一指。
卖房也要建博物馆
眼见着藏品越来越多,退休后的张新宽于2006年向杨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一座汉画像砖博物馆,免费让大家看”。次年,耗费二人毕生积蓄的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开馆了。2009年,首届汉画像砖艺术节在该馆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藏家将藏品带到了青岛,走的时候,藏品全部留在了博物馆内。“‘你们为汉画像砖提供了一个家’,这是一位藏家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话。”杨敏说。
“只买不研究是采购员,只收藏不研究是保管员,又收藏又研究又弘扬才是收藏家。”张新宽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夫妇二人行走在研究和弘扬汉画像砖的道路上,但未曾想到的困难让他们压力山大。租房成本、人员工资、像砖的维护等费用压得曾在外企担任高管、有着丰厚收入的杨敏喘不过气。后来,二人决定卖了房子贴补博物馆建设。
期待未来宏图展
省美术馆免费为此次展览提供场地。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表示,这批展品精美、丰富,涉及汉代的农耕、建筑、狩猎、宴乐、礼仪、科技、生产生活以及神话传说等诸多领域,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2000年前中原一带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展出结束后,这些拓片将被全部捐赠给省美术馆作学术研究使用,我们对张新宽和杨敏夫妇表示由衷的谢意。”化建国说。
据了解,展览在郑州结束后,还将赴陕西、广东、河北等地巡展。杨敏更大的目标是如何将汉画像砖中蕴含的文化弘扬得更好。“我有一个梦想。”她说,“如果中原大地上能有一个汉代文化城,将汉代的饮食、音乐、文体活动等进行还原展示,让现代人看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很多习惯在汉代已经形成,并传承到今天,从而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这是又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