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中迪
汪勇是玉屏自治县教育局设备管理站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014年3月,汪勇成为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鱼塘村的驻村干部。一年来,他走遍了村里的8个村民组,走进268户农家,亲手绘制了6张民情地图,把每家每户的信息录入建立民情信息档案”。
走在鱼塘村里,汪勇是个名人。“汪老师,你又来下队了。”“其实我不是老师,只是老乡们晓得我是教育局下来的,都这样喊。”汪勇笑笑说。
4月21日,记者见到汪勇时,他正在绘制2015年的民情地图,不仅要画出村民组的地形图,更重要的是要标注每户人家的地理位置和基本信息。低保户、孤寡老人、等信息用不同的符号一一标注。
说起刚驻村的时候,汪勇说他一开始是害怕。
“我从2007年参加工作,从来没做过基层工作,一开始知道要下来驻村,完全不知从何着手。”汪勇说,来到村子后,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开始了驻村生涯。
玉屏自治县要求驻村干部把每期的玉屏报送到每家每户,帮助老百姓了解大政方针。汪勇就利用这个机会,把报纸捆在摩托车后架上开始串寨行动,那时好几个组的公路都是泥泞马路,好几次报纸都被抖落在地。
借着这样的机会,一个月跑下来,汪勇几乎走遍了8个村民组,对村子有了一个初步影响,也发现了很多急需启动的工作。
“首先就是路的问题。”汪勇在实地走访多次后,和村支两委商量起通组路的畅通问题。经过协商,汪勇开始三天两头的往县里跑,交通局、财政局、招商局……能有对口项目帮扶的部门,他都跑了个遍。
一年下来,汪勇带着村干部向上争取了2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公路修缮、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4年底,全村所有通组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化,并形成循环路网。
村长姚茂贤对汪勇竖起大拇指,“他是真心实意来帮助我们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汪勇把心思放在了村子的发展上。
鱼塘村是当地有名的干旱村,长期以来,村里除了传统作物,主要依靠油茶经济。然而油茶树树龄较大,如今已经很少挂果了。
看着村里的“摇钱树”荒废了,汪勇心急如焚,他找来县油茶研究所的专家,给村民实地教学,帮助村民实施油茶嫁接,改造老茶树。同时,为村里引进250亩油茶项目,集中种植了250亩新品种油茶,3年即可见效。
“今年,我们村里还准备发展葡萄产业和水产养殖,都是汪老师给我们出的主意。”姚茂贤说,他和村支书都不懂电脑,村里有文件、信息都是汪老师一手包办。
临采访结束,汪勇说他要去走访一户孤寡老人,记者随同前往。
67岁的杨应碧老人就住在村办公楼后面,老伴去世后,儿子外出打工多年未回,也未履行赡养义务,老人的生活一度陷入艰难,汪勇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来看看她。
“汪老师是个良心人。”杨应碧说,汪勇来村里了解她的难处后,为她争取了两次900元的慰问金,年底还送来3袋救济粮,让她不要担心。
“老人家很可怜,腿脚有病痛,我也只能尽我所能去帮助她。”汪勇和老人聊了聊最近的生活,劝慰几句,默默的离开了。
“如果可能,我想驻3年,让这个地方真正有所改变。”汪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