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6月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叶锋)经济新常态下,“深水区”改革从何处着力?放开、放开、再放开!这是记者日前随国务院督查组在多地就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实地督查时,许多企业对放开不合理的政府管制的强烈诉求和真切期盼。
两年多来,减少审批事项、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改为公示、行政性收费大幅取消等“放权”之举,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成效显著。
但国务院督查组督查发现,很多企业还觉得“不解渴”。不断涌现的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更是常常碰壁。新老问题交织,使企业发展遇到阻力。
比如,有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迟迟拿不到支付牌照;有的医药企业,新药上市审批耗时多年,“新药”几乎成了“老药”;有的互联网教育企业,无法获得教育培训资质;有的企业提供实时信用贷款产品,但发现组织机构代码证查询存在时间限制、影响业务发展,等等。
市场主体是企业,但目前一些政府部门“操心过度”,对企业微观经营干预太多,这不但束缚了企业手脚,也容易使政府部门自身成为众矢之的、陷于被动。
有的企业还告诉记者,不少审批事项只是换了个“马甲”,从明的转成暗的、从上面转到下面、从政府转到与政府有关的中介,审批过程依旧关卡林立。审批慢、审批难、环节多,造成一些地方投资进度慢于预期。
“放开”——这是督查组在多地走访、座谈中征求企业对政策落实建议时,听到的一个高频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应切实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放松对企业不合理的管制,减少不符合规则的干涉,为市场主体进一步松绑,这一条最为重要!”第十督查组组长、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说。
“开放就有活力,放开就是支持。”真正的市场活力,不是靠政府部门管制出来的,也不是靠财政资金扶持出来的,是靠科学的制度放出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的建构和完善仍在路上,且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啃的许多都是硬骨头。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自6月1日起,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